原標題:美國“惡性循環”:政府發錢-民眾不願上班-企業被迫加薪-通脹
來源:華爾街見聞作者: 韓旭陽
工資意外上漲讓持續已久的通脹問題愈演愈烈,美國經濟何時能鬆一口氣?
隨著經濟在疫情緩解後重新開放,美國物價和工資的上漲並駕齊驅,引發了市場對通脹持續的擔憂。
美國5月CPI數據將於北京時間今晚8點30分公佈,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5月份CPI和核心CPI環比將雙雙再上漲0.5%,超過4月份的4.2%。4月的CPI增幅已經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上周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平均勞動時薪連續第二個月上升至超出預期的水平。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美國4月職位空缺的數量達到928.6萬,自主離職人數398.5萬人,兩樣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分析稱,這凸顯出隨著企業逐漸走出新冠疫情以及經濟回暖,勞動力需求的熱度在增加。
但事實證明,無論失業率降到多少,都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迫使許多雇主不得不提高工資或獎金以推動就業。
Glassdoor的高級經濟學家Daniel Zhao表示,企業們認為吸引員工就業是一個長期的挑戰,不能僅僅通過發放一次性的獎金去應對。
由於疫苗接種的推廣和封鎖政策放鬆,上個月提供就業機會最多的是休閒娛樂和酒店行業,淨增加就業29.2萬人。
該行業5月的平均時薪為18.09美元,高於4月份的17.86美元,過去三個月的年化增長率為14.5%。
同時,需求的飆升也使得麥當勞和Chipotle Mexican Grill等大公司近期進行了加薪。
Chipotle剛剛宣布,他們也將提高顧客們的消費價格,這表明工資和價格上漲是雙向的。
此前美聯儲不斷加碼的財政刺激已經讓通脹問題成為全球經濟的一顆“定時炸彈”。
而現在,美國又面臨著可怕的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惡性循環:更高的工資會刺激消費支出,從而使產能吃緊,推高企業成本。相應地,企業會提高價格,工人們則要求更大幅度的加薪,以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
這種惡性循環在之前就已經導致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通脹率居高不下。
但美聯儲主席傑鮑威爾一再指出,工資與通脹之間的密切聯繫近年來已被打破。
美聯儲官員表示,刺激政策和提高失業福利等應對疫情的措施可能會推高工資,但加薪主要集中在薪酬較低的服務業,並沒有擴散到全部行業。
但Amherst Pierpont Securities LLC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表示:
美聯儲官員不相信在失業率為6%的世界中會存在工資壓力,所以他們完全否認這種情況的出現。
工資的大幅上漲,將以非比尋常的速度讓通脹從暫時性狀態變為持續上升。
對此彭博認為,勞動力市場正在經歷持續的風暴,而不是像疫情以前只會經歷一些不打緊的小問題。
這意味著工資上漲,以及所帶來的通脹風險,都將持續更長的時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責任編輯:李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