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美股研究社
美股現在日內的波動很明顯放大了,比特幣的暴漲暴跌給股指帶來了不小的波動。
經歷了上躥下跳的週五後,三大股指橫盤震蕩了一週,納指收漲0.3%,道指收跌0.5%,標普收跌0.4%,單看這個波動,似乎美股整體波動並不大,但我們不妨以納指上週五天的走勢來進行復盤下:
週一納指開盤跌0.2%,盤中迅速跳水一度跌幅高達1.2%,尾盤又給迅速拉升了回來,最終收跌0.38%;
週二納指開盤漲0.2%,盤中迅速拉升一度漲幅高達0.8%,但很快又急速跳水,最終反而收跌0.58%。
週三納指大幅低開1.5%,開盤稍微震蕩了一回,納指迅速觸底回升,最終僅僅收跌0.03%,很多個股紛紛暴漲。
週四納指高開0.54%,開盤之後多頭一路不回頭,從開盤拉升到收盤,創下了3月以來最佳單日漲幅,收漲1.77%。
週五納指高開0.5%,延續了週四的熱情,但很快在比特幣的帶動下,股指迅速跳水,最終收跌0.48%。
回顧過去一週的走勢,細心的小夥伴其實應該發現了,美股現在日內的波動很明顯的放大了。一份美國公佈的數據,一個美聯儲官員的講話,甚至比特幣的暴漲暴跌,這些都對股指造成了不小的波動。
如果我們非常熟悉股指運行的規律,那麼應該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當股指在高位波動放大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市場投機心理比較重,找不到什麼明確的方向。一有利好就暴漲,一有利空就暴跌。
拿大宗商品和基建賽道來說吧,前段時間漲得真心非常不錯,然後就因為美國4月房屋營建數據稍微不及預期,這些板塊就迎來了一波比較大的回撤,完全沒有任何規律和徵兆可言。
賺錢難,波動大,到現在為止,我們又不能說美股進入熊市了,畢竟很多公司還在持續上漲,股指也在絕對的高位,但很多朋友卻在今年虧了大錢,這也是共識。
回到這周的波動上來,美股之所以波動這麼大,比特幣這個黑天鵝可以說居功至偉。馬斯克的兩條Twitter成功告訴了市場,比特幣壓根就不具備任何避險作用,這只是機構收割韭菜的工具。
很多機構投資比特幣,因為他們相信比特幣可以跑贏通脹這個故事,但現在卻發現連本金都要面臨腰斬,這個過去一年上漲的基本面邏輯徹底崩盤,比特幣泡沫破滅已進入倒計時。
比特幣的暴跌,我早在兩周之前就再三告誡大家,這背後的技術形態可以說清晰可見。每一次周K Macd形成死亡交叉,那就是比特幣泡沫破滅的信號,每一次跌到200周均線,比特幣又會觸底反彈。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比特幣跌到18000美元是時間問題,這個接下來必然會成為美股最大的黑天鵝。
比特幣如今和股市的關聯越來越高,馬斯克和木頭姐可以說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自從特斯拉宣佈買了比特幣之後,特斯拉就進入了下跌趨勢中,股價就從900美元一路跌到現在的580美元,並且很有可能進一步跌到450美元左右,短期是難以翻身了。
ARK和木頭姐那是比特幣最大的忠實簇擁,木頭姐在Coinbase上市的短短一個月時間,瘋狂抄底買入了10億美元的Coinbase,也差不多虧損了3億美刀。ARKK裡面的重要成分股TSLA、SQ、GBTC這類都和比特幣高度相關,可以說整個EFT至少有20%的權重都是比特幣概念股。
TSLA現在權重非常之高,這是整個二線成長股的龍頭,對標普和納指可以說影響深遠,一旦TSLA進一步下跌,納指很難說有好的表現。至於ARKK,一旦幾大比特幣概念股暴跌,那必然會帶著其他成分股一起跌,這背後的連鎖反應也是如今股市和比特幣關聯度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
假如比特幣真的在監管政策下跌到18000美元,那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首先是TSLA還持有的那13億美元的比特幣,價值怕是要直接腰斬,這將意味著TSLA在比特幣上可能虧5億美刀;其次是SQ以5萬美元成本買入的那1.5億美元比特幣,也可能會帶來超1億美元的虧損。COIN則因為比特幣價格暴跌,導致成交量萎靡,進一步導致業績大幅縮水。
對於TSLA、SQ這些沒什麼利潤的成長股來說,這恐怕是致命的。它們過去的高估值建立在主營業務的想像力上,但如今卻很可能被比特幣帶入泥潭。最近大家其實應該已經有深刻體會了,這些比特幣概念股明顯跑輸了整個市場,這背後反映了一件事:投資者不喜歡高度不確定性的比特幣。
其實TSLA、SQ和ARKK這些和比特幣直接關聯標的,說實話倒不是特別擔心,畢竟我們已經做好了心理准備。我最擔心的是對NVDA的影響,因為這是芯片賽道的絕對龍頭。NVDA過去一年的業績超預期的增長,這和比特幣牛市對顯卡需求增長有莫大關聯。
NVDA現在這麼高的估值,明面上的原因,顯卡價格暴漲,市場認為需求太旺盛了,供不應求,暗地裡的原因,誰知是不是因為挖礦。NVDA的營收規模連INTC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市值卻是別人的1.5倍,這是建立在高增長的基礎上,一旦高增長高需求這個邏輯沒了,大概率就會被殺估值。
這裡或許有必要復盤下,2018年比特幣泡沫破滅時英偉達的走勢。英偉達公佈三季度財報之後,當天暴跌18%,緊接著第二天再度暴跌12%,兩天跌幅高達30%,等到四季度公佈財報的時候,英偉達又一次暴跌14%。當時英偉達股價暴跌的原因,基本和英偉達當下的市場環境高度雷同。
如果NVDA真的因為比特幣價格崩盤遭遇2018年一樣的困境,那整體芯片的估值恐怕就會往下殺一殺,納指回撤也成了大概率事件。NVDA是整個芯片板塊的估值風向標,一旦龍頭暴跌,整個板塊必然會面臨大幅回撤。
這個其實又要回到經濟週期的規律上來,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是這樣的:主動補庫存,被動補庫存,主動去庫存,被動去庫存四個階段。
有人說,芯片產能短缺主要原因是5G需求、AI和電動汽車帶動的芯片快速增長需求。我覺得這不是主要原因,2G轉3G沒有出現產能短缺,3G轉4G也沒有出現。如果說是電動汽車,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出現已經好幾年了,市場也不是瞬間起來的。
去年因為疫情,芯片的供應鏈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造成了很嚴重的短缺現象,今年恢復生產之後,很多企業出於對未來的擔憂,開始主動補庫存,造成市場供不應求,芯片代工廠則覺得市場真實需求確實有這麼大,所以就開足馬力建工廠生產更多芯片。
但問題也來了,台積電、聯電、中芯國際(55.130, 0.00, 0.00%)等晶圓廠在兩年前為何沒有實際的大力擴產計劃呢?他們都看不到今天的芯片需求嗎?不知道隨著5G的到來,萬物互聯將產生爆發性的增長,對芯片的需求將劇增嗎?看不到在兩年前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會大行其道嗎?看不到電動汽車對芯片需求的巨大市場嗎?
經濟學上有兩個著名的現象,一個是牛鞭效應,指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信息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另一個是銀行擠兌效應,這是指大量的銀行客戶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的現象,產生了一種突發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機。
芯片產能嚴重短缺很大程度上是晶圓廠和封測廠在產能交付長的心理影響下, 極大的預期差給芯片產業帶來極大的需求牛鞭效應和銀行擠兌現象。生產商放大需求預測和加大安全庫存;芯片渠道商/代理商開始做更多的庫存和抬高價格,芯片設計公司根據新的需求和更長的生產交期開始下半年度/年度訂單;晶圓廠根據芯片設計公司訂單排生產。
芯片產業鏈這根牛鞭越長,結果誤差越大,有多少重復性訂單沒有人知道。如今真實需求到底如何?最近的幾個數據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其一是中國新能源(4.140, 0.00, 0.00%)汽車零售銷量環比3月份下降12.0%,TSLA的環比銷量更是下跌67.1%;其二是智能手機市場銷量4月環比下降34.1%,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環比下降12.0%;其三是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因為疫情,整體銷量下滑了超25%。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芯片短缺或許並不完全是因為消費端需求的增長,而更多是因為企業對未來供應鏈擔憂的補庫存預期。芯片上游終端的上漲,又會最終將價格上漲傳導給消費端,價格的上漲將導致終端消費者需求量的減少,需求彈性越大,終端消費者需求量減少越明顯。
去年受到美國制裁的中國華為,2021年的智能手機產量計劃降至2020年一半以下,華為對芯片需求的消失,原本應該釋放出大量相關產能,但出乎業界預料的是,由於種種因素疊加影響,全球芯片供需矛盾反而進一步加大,從汽車領域開始,手機、電腦、游戲機等多個行業相繼出現“缺芯”難題。
但再看下智能手機市場,小米今年出貨目標由2.4億台下調至1.9億台,下調幅度約25%;榮耀今年出貨目標由5000萬台下調到3500萬台,下調幅度為30%;一加今年出貨目標由2000萬台下調到1200萬台,下調幅度高達40%;Realme今年出貨目標由8500萬台修正到6000萬台,下修幅度29%。
對未來的不確定,大多數廠商因為恐慌心理而選擇備貨。大家都在囤貨,加劇了對產能資源的爭奪,壓貨不出導致大量庫存積壓。去年的疫情重創元器件供應鏈引發市場缺貨恐慌讓手機廠商囤貨更加激進,1.5倍甚至是2倍的庫存規劃都並不少見。
比如,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就公開表示備貨提前備了一年的量;小米高管盧偉冰公開表示,驍龍870備貨量更是友商的兩倍。另一方面,華為被美國制裁受打擊,其他手機廠商害怕重蹈覆轍華為的路子,也在芯片庫存上採取了大膽的庫存策略。
說了這麼多,或許大家也應該看明白了,這其中最大的變量那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價格的上漲,進一步催生了對顯卡、硬盤、礦機的異常龐大需求,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智能手機、智能音箱和PC筆記本等消費終端芯片的供應不足,間接加強了芯片短期供不應求的預期,芯片價格暴漲又讓企業加大力度囤貨。
當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必然會對引發比特幣價格的波動,一旦比特幣價格崩盤呢?芯片產能得到釋放,所有的供需不平衡現象將得到緩解,芯片賽道恐怕將進入去庫存週期,整個芯片賽道恐怕要經歷巨大的波動,而芯片對科技股的影響遠遠大於比特幣概念股,屆時美股必然迎來雪崩。
比特幣本身並不是太重要,即使能影響包括TSLA、SQ在內的比特幣概念股,對大盤也造成不了太大的影響,我真正擔心的是礦機價格崩盤,造成芯片市場需求預期的變化,進一步影響芯片賽道的庫存週期,這可能才是我們迫切需要關注的。
現在我們可能需要時刻關注比特幣價格波動的變化,一旦再次跌破33000美元的重要支撐,整個市場或許將迎來一個重點拐點。如果未來美股崩盤,那比特幣一定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