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論及美聯儲、當前的市場和加密貨幣熱潮,索羅斯的昔日軍師、親密戰友、Duquesne Family Office首席執行官Stanley Druckenmiller的嘴可就收不住了。
在Druckenmiller眼中,多虧美聯儲持續“慷慨解囊”,“現在的市場上,就算是一隻猴子也能賺錢”。
四處炮轟美聯儲
我在歷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個時期,貨幣及財政政策與經濟環境如此脫節。
針對美聯儲的政策,Druckenmiller在周二(5月11日)接受CNBC採訪時如此直言道。
他認為,美聯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旨在維持市場和經濟穩定的政策,最終可能會威脅美元的長期健康。
此外,美聯儲在市場和經濟繁榮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壓低利率,並買入數万億美元的債券是一個長期風險。
從長遠來看,美聯儲繼續推行其政策,以及它們所支持的沉重債務和財政赤字還將威脅到美元的全球儲備地位。
Druckenmiller表示:
如果他們想冒著威脅我們的儲備貨幣地位和資產泡沫破滅的風險這麼做,那就隨他們去吧。但我認為我們至少應該就此進行一次對話。
如果美國要將貨幣債務化,就需要有越來越多這種支出。這就是我為何第一次開始擔心,十五年內美國將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週一稍早,Druckenmiller已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美聯儲在“玩火”》的專欄文章,已經將美聯儲罵了一頓。
他看到在拜登政府麾下,三分之二的失業救濟金是在疫苗被證明有效並且複蘇加速之後發放給民眾的。除了氾濫的流動性,通貨膨脹率也達到了歷史平均水平。
Druckenmiller認為,美聯儲的獨立性應該起到製衡作用,應該平衡而不是推高資產價格。正因為這種“懷柔政策”,助長了金融市場的過度行為。因此應該立馬調整政策,將風險降至最低。
此外,文章還稱美聯儲對通脹預期的關注是非常狹隘的,畢竟2022年因為收緊政策帶來的經濟踩剎車的短期風險與資產泡沫和財政氾濫帶來的長期風險相比,根本不是事兒!
瘋狂的市場
關於市場,Druckenmiller認為一系列資產都出現了泡沫,不過他仍在做多股市,但他預計將在年底前賣出股票。他在CNBC節目中說:
我絲毫不懷疑,我們正處在一個所有資產都在“狂飆”的處境中。我們仍在做多股市,但我們不像四五個月前那麼看多。我們已經將大量相關押注轉向大宗商品、利率以及美元。
( 589.89 , -27.31 , -4.42% )
針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狂熱,Druckenmiller表示,一種加密資產可能最終會成為一種新的儲備貨幣,主宰日常交易,但它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新的加密貨幣最終將赶超以太幣和其他現有加密貨幣。
今年2月上旬,當被問及,比特幣是所有資產泡沫之母還是某種更真實更持久的東西時,Druckenmiller回答道,或許兩者都是。
Druckenmiller表達了他對比特幣的困惑:
比特幣已經存在有13年了,尤其是年輕的千禧一代,看待它就如同我看待黃金的方式。但我懷疑比特幣是否會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因為如果作為貨幣,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消耗大量能源,波動性大等。
Druckenmiller坦言,他不明白比特幣,也不是很相信比特幣,但他確實也買了一些,而且買了以後,漲了很多。
責任編輯: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