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來首次!日本股市暴跌之時,央媽沒有出手救市
週二,日本股市出現一場罕見暴跌:4月21日,東證指數在早盤時段暴跌2%,要知道,這個指數是人們普遍認為比日經指數更具代表性的指數,央行卻沒有出手干預,這是五年來首次。
為什麼這值得注意?因為此前日本央行的對沖保護機制和央行救市政策已經深入人心,每次東證指數下跌超過1%,日本央行就會下場救市,買入ETF。
不過,這次央行選擇不出手干預是意料之內的情況。在3月時,它調整了ETF購買計劃,稱將根據實際需要購買ETF,取消先前的6萬億日元年度購買目標,但維持其12萬億元日元年度購買目標的上限。該計劃於4月生效。
在這個計劃落地之前,上一次驚動日本央行救市的是2月24日,當天東證指數跌幅超過0.89%,但還沒觸及1%;在今年以前,央行有時在早盤的東證指數下跌超過0.5 %時就出手救市。
但這種情況在4月20日這天之後就發生了變化。當東證指數在早盤交易中下跌超2%時,日本央行沒有任何動作,這齣乎交易員們的意料,於是第二天,大量日本股票遭到拋售。
央行別無選擇,為了避免引發更為嚴重的金融動盪,最終日本央行只能買入70.1億元的ETF。
外媒指出:
“如果日本央行在股市暴跌時沒有及時作出反應,那麼可能會引發市場對於股市動亂的猜測——央行只有在股市早盤跌幅超過2%的時候才會出手干預。要知道先前央行在跌幅超過0.5%的時候就會開始救市行動了。”
因此,不排除一個可能是,投資者在通過拋售股票來考驗黑田東彥的容忍度——來試探央行將在股市跌幅超過多少水平後才會作出行動。如果日本股市再次下跌2%或者更多,而央行仍然無所作為的話,那麼日本市場將會遭受重創。
責任編輯:劉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