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大宗商品爲什麽暴漲?不要跟美聯儲作對!
日期
2021-05-11
2021年05月10日 15:15 財經自媒體
 
來源:華爾街見聞

  近日,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整個金融圈最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對通脹的擔憂也成為了許多投資者的頭等大事。

  在上週末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大宗商品和通脹也是會議的熱門話題。在會議中,巴菲特談到了不斷加劇的通脹壓力,這表明它已經在許多企業中看到了實質上的通脹現象。

  巴菲特表示,由於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正在發揮作用,成本端原材料價格的飆升正在傳導給消費者,人們被迫接受提高的價格,且沒有妥協的餘地。

  正如巴菲特所說,目前發生的一切都拜美聯儲所賜。隨著疫情期間歷史性天量刺激措施的推出,美國經濟復蘇已經裹挾著通脹奔湧而來。

  美聯儲有意為之

  此前,美聯儲一直表示容忍通脹在一定時間內高於2%,並在長期內達到2%的平均水平。介於美聯儲擁有紛繁眾多的政策調節工具,以及美聯儲優先考慮就業目標,美聯儲這樣的容忍度也不足為奇。

  值得注意的是,Rabobank認為,美聯儲這樣的政策表述,分明是在告訴市場,美聯儲有時希望通過更高的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來實現“長期平均2%”的通脹率。

  因此,大宗上漲、通貨膨脹,或許都是美聯儲有意為之。

  風格轉換

  在大宗商品持續上漲和通脹預期下,本週商品指數的資金流入量大幅增加,在最近的5個交易日中流入了10億美元,年初以來達到了80億美元,十天平均資金流入量達到3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巨大資金流入量的背後,投資者渴望進行“通脹交易”,即通過買入大宗商品標的資產來對沖通貨膨脹。由於本輪全球型通脹主要是由大宗商品等生產端驅動,因此買入類似資產被看做是最好的避險工具。

  而這些資金的大量流入,也被看做是人們的大類資產配置正在發生風格轉換——投資者不斷尋求更高比例商品敞口,同時減少其他資產的配置。

  通過近幾個月交易較活躍的商品類ETF就可以看出這種趨勢:除了3、4月短暫下行(當時美元指數上漲),資金都在瘋狂湧入。

  Rabobank認為,目前我們正處於商品週期的中前期。在經濟復蘇、美聯儲寬松政策的流動性“威力”開始體現和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續緊張的狀況下,這輪週期的才剛剛開始。

  即便美國非農數據和印度疫情讓復蘇蒙上了陰影,商品也並不是沒有下行風險,但大宗商品的上漲並不在美聯儲的“黑名單裡”,甚至美聯儲還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

  因此,Rabobank表示,目前並沒有理由和美聯儲以及趨勢抗衡。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