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通脹風險比美聯儲說的更大,投資者該怎麽買?
日期
2021-04-01
2021年03月31日15:54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原標題:通脹風險比美聯儲說的更大,投資者該怎麼買?

  本文來自巴倫周刊,作者麗莎·貝爾法斯(Lisa Beilfuss)

  過去兩週,美聯儲一直在向投資者傳達“通脹上升只是暫時現象”這一信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稱:

  “價格可能面臨一些上漲壓力,我們認為價格上漲不會給通脹帶來太大影響,持續時間也不會太久。”

  鮑威爾的這一表態重申了他在3月初美國政府簽署1.9萬億美元刺激方案之後的一貫立場。

  由於去年疫情給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今年在計算通脹率的同比數據時對比基數非常低,受基數效應影響,未來幾個月的通脹率從表面看很高。但目前從銅到石油再到房價等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在上漲,怎樣判斷價格上漲到底是不是暫時現象?

  在非同尋常的財政和貨幣扶持措施的推動下,過去一年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4.2萬億美元,足以讓投資者質疑“通脹是暫時現象、只是因為去年對比基數較低”這樣的說法。

  Yardeni Research總裁埃德·亞德尼(Ed Yardeni)稱,隨著疫苗接種範圍擴大以及供應面通脹持續不消,M2供應量同比增加27%可能導致今年下半年通脹升溫。

  從最近公佈的各種經濟指標來看,通脹上升並不只是暫時現象,投資者應該對此保持謹慎並做好準備。此外,已有證據表明即便價格只是暫時上漲,上市公司利潤也已經開始受到影響。

  目前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高於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這是2019年7月以來第一次出現這種現象。

  筆者考察的數據是美國勞工​​部1月和2月公佈的數據,雖然兩個月還不會形成趨勢,但這一現象反映出大量企業面臨的定價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表明至少就目前而言,企業正在吸收上升的成本,而不是將其轉嫁給客戶。

  最近的調查數據凸顯了這一壓力。IHS Markit上週發布3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時稱:

  “隨之而來的是價格上漲,遠高於PMI指數編制歷史上的任何水平。”

  在此之前,費城聯邦儲備銀行最新的製造業調查顯示,投入價格已漲至198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77.66, -1.43, -1.81%)

  然而,雖然企業吸收價格上漲而不是將其轉嫁給客戶可能是宏觀經濟向好的一個積極信號,但這是以犧牲企業利潤為代價的。

  夏勒特稱,這給股票帶來了麻煩,因為在上市公司利潤率接近峰值之際,接下來可能會受到擠壓。美元走軟也無濟於事,因為美元走軟導致原材料進口成本更高。

  除了製造業,各行各業的企業都面臨債券收益率上升導致融資成本上升的問題,尤其是在企業債務已觸及紀錄水平之際。

  亞德尼說:

  “鮑威爾在談到收益率上升時想表達一種樂觀態度,他稱收益率上升是因為市場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美聯儲打算讓債券市場上那些認為財政和貨幣政策會導致通脹、因此拋售債券推動收益率上升的投資者去背鍋,而且債券收益率很有可能繼續飆升。”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稱,融資成本上升不僅影響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會對企業首席財務官的決策產生影響,尤其是融資成本上升會給通脹預期帶來怎樣的影響。

  把通脹預期保持在2%左右對於美聯儲控制通脹的能力至關重要,但最近公佈的一些指標表明,通脹預期正在超過這一水平。

  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3月份的報告顯示,企業對未來一年通脹的預期已上升至2.4%,為2011年該聯儲行啟動這一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學的數據顯示,55歲及以上人群目前對通脹的預期是2015年5月以來最高的。

  斯洛克指出,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因為這一群體大約占美國消費總支出的40%。

  與此同時,市場正在消化通脹大幅上升這一預期。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編制的一項指標顯示,交易員認為未來五年CPI超過3%的可能性為30%。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美聯儲對通脹的看法滯後於當前趨勢。

  亞德尼認為,到了今年夏季,人們會清楚地認識到通脹上升並非暫時現象。他稱,去年6月份以來,房價同比漲幅達到2.5%或更高,這說明價格上漲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美聯儲將不得不提前收緊政策,我認為可能會在明年加息,”亞德尼說。美聯儲之前暗示在2024年之前不會加息。

  那麼,在美聯儲和市場明顯存在分歧、通脹還會繼續上升的情況下,投資者該怎麼做?

  巴克萊(Barclays)的股票策略師構建了一個通脹指標,以量化各板塊和股票對通脹預期的風險敞口。在通脹預期上升之際,他們建議投資者做多媒體、銀行和能源股,做空資本品、醫療保健和房地產類股。

  此外,巴克萊的策略師們建議投資者減持債券,並為新興市場股市的下跌做好準備(在利率接近零時新興市場股市表現不錯)。策略師們稱,除了對利率敏感的高成長科技股,消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股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如果通脹上升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週期股和銀行股則有望受益。

  關心通脹問題的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工資相關的數據,因為勞動力是大多數企業最大的成本,而且工資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上漲了。

  美聯儲關於通脹上升是暫時現象的看法也有可能是正確的,但考慮到經濟持續復甦、大規模刺激計劃以及供應面定價壓力等因素,如果沒有做好準備,一旦美聯儲犯了錯,投資者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責任編輯:劉玄逸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