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李鍾和19日表示,中國應儘快允許人民幣逐步升值,此舉不但能幫助中國吸引外資、抑制通脹、還有助於促進本地和全球經濟再平衡。但稱適當的策略應由中國政府來決定。
綜合外電4月19日報道,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ADB)首席經濟學家李鍾和(Jong-Wha Lee)19日呼籲中國儘快開始允許人民幣逐步升值,稱此舉能夠改變中國因嚴控匯率機制而造成的扭曲格局,符合中國自身利益。
李鍾和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演講後回答觀衆提問,他指出,“我們認爲中國實施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宜早不宜晚。”
李鍾和建議人民幣逐步升值,而不是一次性到位,以免損害中國出口商和鄰國利益。他還補充道,應由中國政府來決定正確的策略。
自05年放棄釘住美元直至08年年中又重新與美元掛鈎,人民幣在這段時間累計升值近20%。如今,面對奧巴馬政府的強壓,市場廣泛預計中國將在未來數月適度提高人民幣靈活性。
李鍾和表示,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將幫助中國吸入大量資本、抑制通脹、促進本地經濟再平衡,也將有助於解決全球失衡問題。然而,李鍾和指出,貨幣政策並非中國再平衡經濟的最主要手段,中國還需採取其他結構性措施,如促進家庭消費以減少過度儲蓄。
李鍾和還警告,人民幣升值可能不會降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因爲如果中國出口商品漲價,美國消費者則可能轉而選擇其他亞洲出口産品代替。因此,李鍾和呼籲亞洲國家加強匯率政策協調,以免失去競爭力。
亞洲開發銀行總幹事拉傑.納格19日早些時候表示,鑒於亞洲經濟明顯進入V型復甦,決策者應開始著重於通貨膨脹問題。該行預計亞洲2010年的通貨膨脹率爲4%,2011年爲3.9%。他說,通貨膨脹仍處於溫和水平,但有待觀察;人們感到通貨膨脹壓力、尤其是資産價格正在上升;因此貨幣政策轉爲趨緊、提高匯率彈性顯得十分重要。
決策人士以及分析師近期一直在關注中國是否會允許人民幣升值、以及升值幅度的問題。但納格則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他表示有必要開展更大範圍的地區性討論並對匯率政策進行協調。他表示,如果只有一種貨幣升值而其他貨幣不升值,則無法起到效果。其他亞洲國家的匯率問題將從有關人民幣的決定中尋找指引。在中國提高匯率彈性並且人民幣升值之際,其他國家也將有更多作爲空間。
在近期的展望報告中,亞洲開發銀行表示,在朝著更爲靈活的匯率體制轉變的過程中,精心制定資本控制措施、緩和具有負面影響的資本流入是合乎時宜的。如果資本保持長期流動,無疑是受到歡迎的,但是資本流動同時也會帶來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