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人民幣若大幅升值 市場將作何反應
日期
2010-04-19
華爾街日報 2010年04月19日10:51
 
中國2005年允許人民幣升值的時機出乎投資者意料﹐在金融市場掀起了波瀾。

而現在﹐人民幣匯率重估卻在普遍預期之中。那麼﹐等人民幣走強的時候﹐市場會不會什麼反應都沒有?

不一定。從2005年的經驗來看﹐人民幣升值可能會提振其他亞洲貨幣﹐抬高大宗商品價格﹐並打壓美國國債。側重於國內的中資公司股票有可能上漲。由於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一支更大的力量﹐對大宗商品需求旺盛﹐在出口市場佔據主導﹐這次人民幣如果升值﹐其市場影響可能會更大。

雖然市場已經因為預期政策變化而出現了一些變動﹐比如油價上漲﹐亞洲各國貨幣也在升值﹐但一些分析人士相信﹐人民幣匯率重估的幅度可能受到了低估﹐這樣﹐當政策真正變化的時候﹐市場反應還是有可能比預料的更大。

幾個月來﹐外匯市場一直預期今年人民幣升值3%多一點﹐美元兌人民幣將從6.80跌至6.60上下。從2005年7月開始﹐中國允許人民幣漸進升值﹐升值幅度達到21%﹔2008年的金融危機迫使它中止這一升值過程﹐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固定在6.80一直到現在。

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相信﹐中國有可能在2010年分幾步允許人民幣升值4%到5%﹐到2011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將跌至6.17。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分析師也預計今年人民幣將漸進升值5%。

到目前為止﹐市場的預期是中國將採取漸進措施。基金公司Matthews Asia Funds投資經理Richard Gao表示﹐市場對人民幣適度走高的預期已經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如果人民幣超預期地大幅升值﹐則有可能被視為中國大力抑制經濟增長之舉﹐從而導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高風險資產。

研究公司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策略師博恩薩克(Nicholas Bohnsack)表示﹐如果到時候中國允許人民幣對美元自由浮動﹐那就巔覆了所有的分析。但他說﹐這種可能性是極低的。

而如果中國決定不對匯率政策做出任何改變﹐那麼所有預期都會落空。

匯豐銀行(HSBC)外匯策略師建議客戶以相對低的倉位下注於美元兌人民幣維持不變﹐從而對沖中國不改變政策的風險。匯豐的觀點是﹐中國採取行動的時機就在本季度。如果等著不動﹐下半年將有各種劍拔弩張的國際會議召開﹐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在政治上將很難以並未屈從於外界壓力的觀感改變匯率政策。而今年晚些時候的通脹形勢有可能緩和﹐這種情況或許也會降低允許人民幣升值的政策理由。

亞洲各國最有可能從人民幣升值中獲益﹐其貨幣已經因人民幣升值預期而走強﹐並且還有可能進一步走強。今年以來﹐美元已對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6.8%﹐對韓圓下跌4.8%﹐對受到嚴格管理的新台幣下跌1.7%。上週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將新加坡元的目標波動區間上調約1.3%﹐並表示將允許新加坡元漸進升值。

過去一年來﹐亞洲各國政府一直在盡力避免本國貨幣升值﹐以便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管理匯率意味著大量出售本國貨幣、買進美元。

摩根士丹利全球外匯戰略負責人之一德羅索斯(Sophia Drossos)說﹐如果人民幣升值﹐韓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的貨幣都屬於最有可能獲得提振的貨幣之列。

德羅索斯說﹐如果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那麼其他與中國有著強大貿易或競爭關係的亞洲國家將對升值本國貨幣更加安心。

德羅索斯說﹐歐元的風險最大。在通過外匯市場干預手段買進美元之後﹐各國央行出售部分美元、買進歐元﹐進而將外匯投資分散化。干預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對歐元的需求減少。澳大利亞元等大宗商品相關貨幣也有可能受到沖擊。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J.P. Morgan Private Bank)建議投資者買進世界銀行的債券來押寶一些貨幣。世界銀行已經發行了以韓圓、新加坡元等貨幣計價的債券。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全球外匯及大宗商品業務負責人帕特森(Rebecca Patterson)說﹐如果在擁有世界銀行保護的同時貨幣走強﹐投資者將能獲利。

隨著中國等亞洲國家政府手上的美元減少、購買的美國國債減少﹐外匯市場的影響可能會波及美國國債。金融服務公司Janney Capital Markets固定收益策略師勒巴斯(Guy LeBas)說﹐對中國需求減少的擔心可能會導致短期的拋售。

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後的14天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從4.17%升到了 4.41%。據美國財政部數據﹐當年8月到12月底﹐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淨值從此前七個月平均每月105億美元減少到了27億美元。

貝萊德(BlackRock Inc.)負責固定收益的副董事長菲舍爾(Peter Fisher)說﹐儘管關注的焦點將很快集中到美國國債上﹐但如果這是一個漸進的緩慢升值過程﹐經常項目和貿易流基本保持不變的話(我是這樣預計的)﹐這可能只是一個暫時的問題。

在股市方面﹐中國上一次開始允許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幫助引發了亞洲的大規模牛市。在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間﹐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漲了319%。

ING投資管理公司(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駐香港基金經理Oscar Leung說﹐至少有一部分將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利的交易已經幫助提振了亞洲股市。

鑒於中國航空公司的債務往往以美元計﹐而收益以人民幣計﹐這些公司的股價最近上漲。由於企業用美元買進美國的廢紙﹐然後在中國加工並銷售﹐換取人民幣﹐造紙業股價也上漲。

那些土地由外債提供資金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可能會看到股價上漲。

在Matthews Asia Funds﹐Richard Gao開始避開那些會因人民幣升值而受到沖擊的出口商﹐比如玩具和鞋類製造商﹐轉而傾向於那些有望從內需擴大中獲益的中國企業﹐比如電信企業和金融公司。

很多人預計﹐人民幣升值會像2005年時一樣提振大宗商品價格。2005年﹐在人民幣升值的消息傳出之後的一個月中﹐原油價格上漲了近15%。

如果人民幣升值﹐那些在中國已經有很高需求的進口原材料──比如原油和銅──將變得更加便宜。這可能會刺激中國企業有更多的需求。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