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美股問禪_道術勢
我發表了頭條文章:《讀《巴倫》評美股- (Dec.14, 2020)》
美股問禪,堅持每週為您讀《巴倫週刊》,分析美股投資的道(長期價值)、術(中期策略)、勢(短期走勢)。
上週美股處於調整狀態,道瓊(29861.5508, -184.82, -0.62%)下跌0.57%,標普500下跌0.96%,納斯達克(12440.04, 62.17, 0.50%)下跌0.69%,從板塊來看,主要是能源板塊上漲2.25%,網絡與通訊板塊上漲0.58%,必須消費品上漲0.38%,其他板塊均下跌;我的倉位沒有太大變化,參與了部分短線操作,還算差強人意,同時也在思考2021年的市場佈局;
下面結合巴倫週刊談談我對美股的看法:
1,當前的美股市場處於絕對的高位,巴倫編輯把它與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相比,結合最近SNOW瘋狂,SPAC股票爆發以及DoorDash(160, -15.00, -8.57%)、Airbnb的新股上漲,確實與1999年有得一拼,但不同的是,今年上漲有美國聯準會的刺激洪水,當年互聯網的泡沫破滅前美國聯準會正處於收緊貨幣政策階段,舞曲何時會停止,沒有人能清楚,唯一清楚的是,這一次它也不會例外,一定會有大幅下跌的時候;策略上中短期要控制風險,要思考選擇什麼股票來經歷這種波動,當然長期還是應該樂觀,因此我的總體策略仍是高倉位甚至滿倉操作;
2,本期巴倫在提醒中概股電動車「三傻」的風險,這個提醒完全是必要的,不僅中概股的三傻,即使特斯拉(639.83, 29.84, 4.89%),我覺得也是提醒風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無限制去想像電動車的市場空間,但不要忘記電動車首先還是車,人們在電動車裡主要動作還是開車,不是其他應用,這和功能型手機到智能機的轉變不一樣,到了智能機時代,手機不再是打電話,更多是應用;在電動車的時代,人們還是開車,我不覺得會出現特斯拉壟斷一切的局面,我上週剛剛喜提寶馬一輛,我並沒有去買特斯拉,除非哪天自動駕駛真正實現,我才考慮特斯拉,那時特斯拉不再是車,而是移動辦公室,它會節約了我的時間;
3,中概股從美股退市風險:這個風險變得更加清晰,部分機構已經把倉位從美股轉到港股,機構很容易做到,但散戶不那麼容易,這件事情我認為仍有時間去等待,雙方政府不排除會達成某種折中考慮,斷絕中國企業在美股上市這不符合中國利益,也不符合華爾街利益,讓我們等等看,同時,我本人已經在港股開戶,我打算轉入部分美金到港股,並逐步考慮把部分中概股倉位轉到同一公司的港股標的,也算是探探路;
4,本期巴倫也有專門文章分析SPAC股票,SPAC全稱是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也稱作空頭支票公司,公司通過發行IPO來融資。也就是說:公司裡面除了錢什麼都沒有。這家空白支票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在兩年以內,找到合適的私有化公司,與其合併,從而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巴倫提醒投資SPAC公司不要被該公司的明星噱頭所吸引,NBA球星、宇航員不會增加公司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投資的Sponsor是誰,根據麥肯錫調研,那些由C-Level級別的人成立的SPAC比沒有的市場表現好40%;選擇SPAC公司要考慮Sponsor背景、當前價格(不超過15美金)、所投資的領域,當然股票當前形態也很重要;這裡給出我的觀察List:1)NOVS:前高通(146.29, 2.01, 1.39%)高管LarryPaulson領導的SPAC公司,鎖定了併購目標AppHarvest,股價已經上漲,且所投行業有點重資產,我在朋友推薦下買了一點點;2)PSTH: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SPAC公司,由BillAckman主導,據說要併購Stripe,這家SPAC發行價格20美金,當前價格不算貴;3)DGNR/LEAP:這是兩家SPAC公司,放到一起是因為出現在高瓴三季度持倉裡,熟悉高瓴和張磊的人都知道,他們是中長線的投資者,在一級市場也有很多投資,找標的是很輕鬆的事情,這兩家公司也被巴倫提到;4)AJAX-UN:由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創立,聚焦軟件和電子商務,董事會擁有Square\Chipotle多家聯合創始人;4)VGAC:由維珍航空和維珍銀河(26.47, -5.57, -17.38%)的創始人設立,暫時未公佈合併目標,關鍵是價格比較便宜,需要等待;5)IPOB/IPOC/IPOE:隨著前面幾期的成功,投資者在關心IPOC甚至IPOE,其中IPOB合併了OpenDoor,得到女股神CathieWood的增持;現在IPOC還不貴,預計會在1月16日投票;6)LAZR:部署在電動車賽道,合併公司創始人是個天才少年,已經上漲很多,現在調整途中,通過觀察此標的可以更好理解SPAC公司炒作方式;我會配置不超過10%左右倉位在SPAC股票,且分佈在多個標的;
年底了,我也在思考2021年的投資方向,我把投資當做一個生意,我願意投入大部分的資金和精力,我對2021年投資大致方向如下:
1,加大對ETF的投資,在美國歷史上QQQ、XLY、XBI是排名前三的ETF指數,也是成長性非常好的三個,當前QQQ和XLY有些高估,我會重點配置XBI;此外,在新興科技領域,我會關注CathieWood基金,包括ARKK、ARKG、ARKF;在低估領域,我關注XLE、XLF;總體上,ETF投資會配置50%的倉位,這樣在市場大漲時我可以跟上市場,極大可能性跑贏市場,市場大跌時我不必恐慌;
2,確定性高的成長股:主要在電商和支付領域,Square/Pypl、JD等是我最看好的股票組合,也會有其他支付和電商股票,我會配置30%倉位;
3,中短期倉位:可以投資也可以是投機,控制在20%倉位;
4,逐漸配置資金到港股,在港股參與到中國新經濟和醫藥醫療產業,這塊倉位不算在前面1/2/3中,也是長期投資;
上面的部署不僅是從投資增益角度考慮,還有從稅務角度考慮,1/2/4為長期倉位,這會對選股要求更高,也會減少操作,減少交稅。
本賬戶融合中國古典哲學思想與西方現代投資理論,在美股市場明道、取勢、精術;我的投資哲學:1,長線思維,求成長;2,逆向思維,求突破;3,弱者思維,求不敗;歡迎關注、轉發!讓更多有緣人看到它!本賬號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