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金十數據,作者肖燕燕。
據媒體報導,韓國正準備撤回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實施的股市做空禁令,但該國依然不敢放鬆對空頭的警惕。
根據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的聲明,將對非法做空股市(“裸賣空”)的投資者實施更嚴厲的懲罰,包括至少監禁一年或處以交易獲利五倍的罰款。
按照賣空前是否融券來劃分,賣空交易可以分為融券賣空和裸賣空。其中,融券賣空或擔保賣空(covered short selling)是指投資者在賣出證券前已經簽訂借券協議;如果事先沒有融入證券,則為裸賣空(naked short selling)。
假設一隻股票有100萬股流通股,投資者在沒有借入足夠股票的前提下,賣出不存在的10萬股,市場上存在的股票數量就憑空變成110萬股。當賣出股票造成股價下跌,投資者再以低價買入10萬股用於交收,就可以賺取高賣低買的差額利潤。
因此,相對於融券交易來說,裸賣空虛增了股票數量,對股價衝擊較大,且存在著很大的交收風險。事實上,賣空從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爭議。歷史上看,幾乎在每次危機爆發後,為了防止公眾對股市信心動搖而進行的恐慌性拋售,監管機構通常會在短期內限制特定股票的賣空交易。不過在400多年的實踐中,賣空是否加速市場波動下跌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裸賣空”在韓國向來是違法行為,但過去的處罰較輕。
3月份公共衛生事件爆發,金融市場暴動之時,韓國市場處於風暴中心,當時市場劇烈波動,當局被迫祭出禁止做空的禁令,後來在8月份將禁令延長6個月。
韓國是少數仍在禁止做空股市的國家之一。但根據韓國金融監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兩個月前透露的信息,該國已經在考慮撤銷部分禁令,甚至可能允許散戶與機構投資者一樣交易借入的股票。Eugene Investment & Securities駐首爾的分析師Han Byung-hwa稱:
“監管者們似乎試圖在明年撤銷禁令前,改善韓國當前的做空系統。”
韓國金融監督院在周三的聲明中稱,為了提高投資者對韓國股市的信任,對於裸做空的監管將會加強。該機構同時稱,合法的做空依然是提高市場效率的有效工具。
新的處罰措施將在數月內由該國總統和內閣批准後生效,所有做空韓國股票的投資者必須保持交易紀錄五年以上,以便監管機構隨時審查是否有過任何非法交易。
從公共衛生事件爆發以來,除7月之外,外資在韓國股市保持淨賣出的狀態,從10月起轉為買入。韓國金融監督院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11月外資在韓國股市淨買入6.125萬億韓元(約合56.35億美元),創2013年9月以來新高,主要受美國刺激計劃和疫苗憧憬推動。
今年以來KOSPI指數上漲約25.38%,過去30個交易日以來則是上漲15.9%。該國股市是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
同時,在寬鬆貨幣政策和大流行空閒時間的刺激下,韓國散戶投資也出現了創紀錄的激增。他們向市值1.8萬億美元的韓國股市注入了創紀錄的資金。
這些千禧一代投資者目前佔KOSPI總交易量的65%左右,他們對小型股和優先股等高風險交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韓國官方已就股市泡沫發出警告,專業人士也擔心股市的散戶投資者可能會被試圖操縱優先股的投機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