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美股走勢“魔幻”,投機“泡沫”終將被刺破?
日期
2020-12-01
2020年11月30日 19:38 美股研究社
 
原標題:美股走勢「魔幻「,投機「泡沫「終將被刺破?

  來源:美股研究社

  儘管股市波動總是存在,但今年確實是另一番景象。我們已經看到基準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一個月內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價值,但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就收回了所有損失。這大約相當於半年的價格波動。

  但就像3月份投資者對公共衛生事件擔憂的下行反應過度一樣,他們現在似乎對上行表現出了過度熱情的跡象。儘管美國經濟活動遠不及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前的水平,但股市卻屢創新高,某些行業的股票今年迄今的漲幅達到了三位數。

  無論股市表現是好是壞,似乎總會有至少一個潛在的泡沫等待破裂。但在疫苗消息逐漸好轉後,我看到三個危險的泡沫正等待破滅。

  電動汽車

  在股票市場中,有一個行業表現出異常高的非理性繁榮,那就是電動汽車。

  購買電動汽車股票背後的理論很容易理解,而且總體上講得通。隨著大多數發達國家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污染,電動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未來。這不是電動車是否會接管我們的高速公路的問題,而只是什麼時候會發生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特斯拉(567.6, -18.16, -3.10%)(TSLA.US)和蔚來(50.53, -3.47, -6.43%)(NIO.US)這樣的汽車股票飆升到平流層。截至11月26日,特斯拉的股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了近590%,而蔚來的漲幅也不差,上漲了1240%。

  我毫不懷疑,特斯拉和蔚來將能夠擴大他們的生產,並看到他們的銷售領先。但是,考慮到特斯拉5440億美元和蔚來730億美元的市值,兩家公司都沒有顯示出產生經常性利潤的能力。當你意識到特斯拉最近幾個季度能夠盈利的唯一原因,是它一直在向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排放額度。

  特斯拉市值5440億美元,高於通用汽車(43.84, -1.22, -2.71%)(GM.US)、福特、豐田(TM.US)、大眾、本田汽車(27.72, -1.03, -3.58%)(HMC.US)、尼桑汽車、法拉利(211.11, -1.63, -0.77%)(RACE.US)和菲亞特克萊斯勒(15.5, -0.32, -2.02%)的市值總和,但它今年只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與此同時,蔚來 的市值高於通用汽車,儘管蔚來在過去六個月裡只交付了大約22500輛高檔電動越野車。這些都沒有道理。

  就像任何一筆重大投資一樣,電動汽車製造商可能會面臨生產擴張障礙和競爭問題,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汽車公司都試圖涉足電動汽車行業。

  對投資者來說,電動汽車股票可能是長期贏家,但在現實出現泡沫在這些荒謬的估值上破裂之前,就不是這樣了。

  SPACs

  另一個潛在的危險泡沫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簡稱SPACs)。SPAC本質上是一個空白支票公司。它通過傳統的首次公開IPO的方式籌集資金,然後尋求進行能夠增值的收購。換句話說,投資者交出了他們的資本,並委託SPAC的管理團隊進行明智的收購,以增加他們的投資價值。

  據報導,截至今年10月中旬,已有143家SPAC公司進行了IPO, SPAC的平均表現比基準的標準普爾500指數高出近4倍。鑑於貸款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再加上拜登入主白宮後,國會分裂的前景可能推動大盤走高,投資者一直非常願意搭乘SPAC的列車。

  然而,圍繞著SPAC的興奮可能是放錯地方了。通常情況下,SPAC缺乏信息。投資者通常不知道董事們打算投資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考慮進行收購。當一項收購被宣佈時,短期交易者和情緒化的投資者往往會將SPAC的估值推至最高點。

  除了盲目地把錢扔到牆上並希望它留在牆上之外,SPAC 的董事們並不總是能獲得高質量的業務。雖然空白支票公司 VectoIQ 收購電動汽車製造商Nikola(NKLA.US)可以說是一次成功(自3月初以來股價已經翻了三倍) ,但也很容易被認為是一次失敗。畢竟,Nikola未能最終確定與General Motors的合作關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以欺詐罪對其展開調查,而且Nikola的創始人Milton Trevor在深夜通過 Twitter(46.51, -0.08, -0.17%) 辭去了董事會執行主席的職務。

  我的猜測是,SPAC的樂觀情緒將導致輸家遠遠多於贏家。

  加密貨幣

  最後,我們還有加密貨幣,它們再一次在沒有任何根本原因或目的的情況下躍入令人鼻血的領域。

  自今年年初以來,加密技術的三大巨頭——比特幣、以太坊和Ripple——分別上漲了152%、321%和216%。雖然數字支付的激增可能是因為人們擔心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使用實物現金,但加密貨幣的大幅上漲更有可能與關注短期和情緒化的交易者有關。

  加密貨幣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實用性。大多數數字代幣都與它們的基礎區塊鏈綁定,很少有企業願意接受數字代幣作為一種支付形式。

  以比特幣為例,它的總市值為3370億美元。由於大約40%的比特幣流通供應是由不願讓這些代幣重新進入流通的投資者持有的,這意味著可以用於日常交易的比特幣代幣大約只有2000億美元。這2,000億美元聽起來似乎很多,但它甚至還不到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0.25%。基於效用,沒有一個廣泛的密碼採用途徑。

  另一個擔憂是,加密投資者將希望寄託在數字代幣上,而真正有潛力的是基礎區塊鏈科技。名牌企業正在開發自己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其中一些可能可以不使用代幣,或者使用法定貨幣。

  關鍵是,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表明,世界甚至需要比特幣或Ripple這樣的數字代幣。我們曾經目睹過情緒驅動的加密貨幣崩潰,我們幾乎肯定會看到它再次發生。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