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美股「衛生事件牛」,明年會出現「疫苗熊」嗎?
來源:萬得資訊
上週受到多重利好加持,全球股票基金湧入的資金超過20年來任何一週,同時負利率債券數量創下史上新高,權益類資產再次受到熱捧,年初的時候誰能想到衛生事件影響下全球股市還能走出一輪大牛市,現在經濟復甦的一致性又太強烈,明年牛市還能延續嗎?
標普500指數上週五創下歷史最高收盤紀錄,數據提供商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上週全球股票基金有44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中逾320億美元投資美國股票基金。這是自EPFR收集數據以來股票基金單周吸納的資金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2000年以來美國股票基金吸納的資金規模第二大的一次。
與此同時,全球股市市值上週創出95兆美元的歷史新高,相當於全球GDP的108%,達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最高水平。以巴菲特指標衡量,全球股市正進入「泡沫」階段。
股市大幅吸金除了疫苗等利好消息刺激之外,宏觀利率環境也是一方面。目前全球負利率債券數量創下歷史記錄,年底可能突破20兆美元。利率是一切價值的基礎,巴菲特在去年的採訪中就表示:「就股票的估值而言,利率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如果利率注定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它就能讓任何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賺到更多的錢。」
隨著全球進入負利率的國家越來越多,巴菲特表示「我們在2008、2009年認為,這只是暫時的貨幣政策刺激,我們把腳踩在了油門上,但現在全世界都把油門踩到底」。
其實從08年金融危機全球放水以來,高淨值人群就開始減少債券的配置。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數據,該行服務的高淨值客戶債券配置高點在09年2月份,達到總資產的34%,近些年的平均值是26%,但是今年初開始急劇下降,現在債券持有比例僅20.8%。
根據高盛(222.38, 3.30, 1.51%)數據,全球經濟復甦從2020年秋季開始將持續到2021年中,預測明年標普500整體EPS將穩步攀升,較目前水平上漲29%。
摩根大通(117.3, 3.22, 2.82%)策略師也增加了對全球股票的風險敞口,同時進一步減持主權債券,稱本週疫苗方面的樂觀消息將就此「改變市場格局。」根據報告,摩根大通策略師團隊將股票超配程度從8%提高到了10%,將政府債券減配程度從-11%調整到了-12%,同時也下調了公司債券的超配度。
但華爾街也並不全部看多,隨著標普500指數較其年底低位反彈58%,股票價格已變得昂貴。美銀表示今年衛生事件導致美國失業人口上升至5000多萬,全球GDP損失9兆美元,央行總計購買資產21兆美元,相當於每小時買入1200萬美元資產,但是美股市場發生了什麼?第一季度史上最快速度進入熊市,第二季度全球封鎖,市場急速反彈,第三季度封鎖後重啟,市場繼續反彈,第四季度疫苗即將問世,市場創新高。
按照這個邏輯推演,等疫苗問世後,2021年市場繼續向上的邏輯該向哪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