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中國經濟是否真在放緩?
日期
2010-06-14
華爾街日報 2010年06月14日10:32
 
上週中國剛公佈了最新經濟數據﹐官方很快即表示政策將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利率將保持不動﹐即便貨幣寬鬆政策風險看似正在上升。

中國採取明顯緊縮措施已近六個月了﹐但5月份數據表明通脹趨勢正在上升﹐而非經濟放緩。

中國5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突破3.1%﹐創19個月來新高﹐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上行7.1%。儘管銀行放貸處於放緩態勢﹐但貨幣供應增長仍高於20%﹐零售指標年比增長18.7%。

5月份出口反彈﹐達1360億美元高點﹐月度貿易盈餘攀升至195億美元。經濟放緩的跡象只有固定資產投資了﹐1至5月份該指標上漲25.9%﹐低於1至4月份的26.1%。

中國的一切都具相對性﹐但這看上去似乎是教科書中一個經濟過熱需要加息的案例。而令人吃驚的是﹐大批經濟學家對於新數據的解讀並非如此。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得出的結論是﹐總體而言﹐數據表明經濟正在放緩﹐並認為這些數據不會令中國的宏觀政策立場有所改變。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經濟學家也持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經濟正轉向放緩﹐並預計2010年不會加息。

對任何一位試圖解讀中國指令型經濟的經濟學家來說﹐成功猜測政府的政策是其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但要說這些數據即表明中國不會加息仍有些牽強。

至少他們與中國大陸官員的觀點是一致的﹐儘管CPI突破了政府設定的3%的控制目標﹐中國官員很快淡化了通脹風險。

但在現實生活中﹐通脹問題顯然越來越突出。由於生活成本不斷上漲﹐中國多處都發生了工人要求加工資的罷工﹐儘管有報道說﹐當局開始封鎖罷工的消息。雖然並非所有的工人會獲得富士康(Foxconn)近來同意的70%的工資漲幅﹐但工資上漲趨勢正在加快﹐無疑將增加通脹壓力及通脹預期。

很多機構投資者一再擔心的是﹐中國將面臨控制過熱經濟的痛苦抉擇。如果不採用加息的療法﹐那麼今後的痛苦將會更大。

目前為止﹐緊縮措施的方式主要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減慢放貸速度﹐而不是加息。摩根大通(JP Morgan)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Jing Ulrich)稱目前的政策是中國從超級擴張的政策轉向緊縮傾向。

情況或許是這樣的﹐不過隨著通貨膨脹的上升﹐目前實際利率為負值﹐並在持續下滑﹐銀行存款利率只有2.25%。加息的左右為難表現在對中國日益重要的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上。北京方面希望避免把過熱的樓市變成一場可能的崩盤。

大陸銀行可能已經限制了在房地產上的敞口﹐但容易受到沖擊的卻可能是房主。在中國很多地區﹐目前房價為平均工資的15倍﹐家庭可能會把60%的收入用來繳納房屋抵押貸款。無論買得起房的模式是怎麼說的﹐如果利率上調﹐家庭的日子會不好過。

這是有關部門不願利用傳統的加息方法、而是傾向於用各種行政手段來為經濟降溫的原因之一。

風險是﹐不願加息的做法將會令泡沫經濟持續下去﹐因為過剩的資金會再次出現在其他限制較少的領域。

如果博彩中心澳門是緊縮措施的晴雨表的話﹐緊縮措施並沒有起到作用。博彩收入再創新高﹐一些分析人士預測2010年收入將增長50%。在其他地方﹐過剩的資金開始進入葡萄酒、高檔手表或中國藝術品等奢侈品﹐中國儲蓄者投資選擇的缺乏加劇了這一走勢。激勵人們存款的措施幾乎沒有。

北京方面顯然面臨艱難的平衡﹐它需要低利率來控制資產價格和經濟。

投資者會認為﹐對於價格的穩定和可持續增長來說﹐這看起來像是個不牢靠的基礎。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