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飆升創下歷史新紀錄,引發市場猜測,各國央行可能將加快買進黃金儲備。
周二(8日)6月期金價格上漲4.70美元或0.4%,報每盎司1244美元,創下紐約期貨交易所有史以來最高收盤紀錄。金價在盤中一度突破歷史高點,上看每盎司1252.10美元。歐元市場方面,黃金在倫敦交易所同創新高,報每盎司1042.94歐元(1242.87美元)。
自從歐洲債務爆發問題後,歐元身價持續下滑,黃金價格則是反向不停上衝。金屬和貨幣市場對各國央行抱持高度警覺,尤以中國為最,認為其可能出脫歐元資產轉向買進黃金。
雖然央行通常不願透露投資政策,最近有跡象顯示,各國央行可能棄歐元而取黃金。
俄國央行持有外匯儲備量在全球數一數二,根據央行網站數據,5月內央行減持66億美元的外幣儲備,但增持了18億美元的黃金儲量。
上周伊朗媒體指出,伊朗央行已開始將450億歐元的外匯儲備轉為黃金和美元,但此報告尚未獲得證實。
GFT Forex外匯研究主管Kathy Lien指出:「主要經濟體不會明白展現出減持歐元避免風險,並增加黃金儲備的意圖,但這是過去幾個月來,我們有目共睹的趨勢。一般情況而言,不管央行公開承認與否,他們對於歐元的曝險關注程度皆越來越高。」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各國央行在去年是黃金淨買方,單印度就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購買200公噸的黃金,但金價上觸歷史紀錄高點後,現在市場需求胃口似乎有所減少。
世界黃金協會主任Natalie Dempster聲稱,近期趨勢的變化在於,黃金已顯現出對於其他資產的「相對吸引力」。
Lien另外表示,央行和其他大型投資人也買入公債和瑞士法郎,是另一種市場嘗試儲備資本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