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債牛”為何一周變“債災”? 東北證券:都是「負反饋」的惡性循環
日期
2022-11-21
2022年11月19日 16:05市場資訊

“債牛”為何一周變“債災”? 東北證券:都是「負反饋」的惡性循環

來源:華爾街見聞 高智謀

短期債市大幅波動,觸發“贖回→賣資產→凈值下跌→更多贖回”的負反饋機制。 從債券市場表現來看,拋壓最大的時候已經基本過去,後續市場的波動與反覆還會經常出現,但是整體上會趨於理性。

11月11日以來,債市行情劇烈波動,許多產品今年收益在短短幾日內便被抹平,引發市場擔憂。

那麼,「債牛」為何一周變「債災」? 如何看待當前困境? “債災”又將如何終止?

東北證券陳康團隊表示,近期國內外宏觀政策變化觸發了行情調整,引發「贖回→賣資產→凈值下跌→更多贖回」的負反饋。 陳康認為,從債券市場表現來看,拋壓最大的時候已經基本過去,後續市場的波動與反覆還會經常出現,但是整體上會趨於理性。

“債災”更多源於機構行為

東北證券陳康團隊認為,近期債市遭遇大幅拋售,已經超出基本面解釋的範疇,更多源於機構行為:

  1. 防疫政策的優化、對地產行業的救助、對匯率的擔憂等基本面因素是觸發因素,觸發了理財機構較為一致、大規模的贖回,基金等非銀資管機構被迫賣出,導致產品凈值的波動,並最終引發輿論關注,導致散戶對理財和基金產品的大量贖回,形成“贖回、賣資產、凈值下跌、更多贖回”的負反饋。
  2. 應對贖回壓力,除了拋售資產之外,也可以更多的借錢(減少出錢),這也在客觀上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為何會出現負反饋?

陳康認為,「惡性循環」的「負反饋」鏈條中存在著三個關鍵問題

  • 其一,首先,凈值回撒與贖回潮並非年內首次。 今年3月份,基金和理財凈值也曾因股市的回調而出現大幅回撒,並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 而從近期出現的凈值回撤引發了更大程度的贖回潮。 兩輪凈值回撒與贖回潮的誘因不同,但從結果來看,受傷的都是債券市場。
  • 其二,資金不足是很關鍵的背景。 近期資金面邊際收斂,是造成債券配置需求減弱、市場下跌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資金面的收斂也意味著機構在面臨贖回潮時,融入資金難度加大,因此會更傾向於通過。 拋售資產的形式獲得資金。
  • 其三,「負反饋」鏈條本身意味著跌幅中包含了機構行為造成的非理性成分。 結束「負反饋」,除了通過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之外,更多需要政策力量的引導。 相比於降准等直接投放大量流動性的方式,有關部門也可以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投放、視窗指導來改善流動性緊張局面,減緩債券拋壓。

“債災 ”如何終止?

陳康認為,從本輪負反饋來看,僅依靠“市場的自我調節”力量可能並不足以扭轉跌勢,政策層面出面指導具有一定必要性:

指導方式並不限於加大公開市場投放或是開展窗口指導,但最終效果是改善流動性緊張局面、減緩債券拋壓、並引導債券需求增加,從而起到維穩的作用。

陳康表示,從債券市場表現來看,拋壓最大的時候已經基本過去,後續市場的波動與反覆還會經常出現,但是整體上會趨於理性:

今日在央行逆回購投放加碼以及可能存在窗口指導的情況下,債券市場情緒有所修復,短期內維穩效果已經有所體現。

從中期來看,基本面與貨幣環境對債市雖不算友好,但已經反應在近期的超跌之中, 後續市場的波動與反覆還會經常出現,但是整體上會趨於理性。

本文主要觀點摘自東北證券11月17日研報《機構行為引發的“債災”》,分析師:陳康、楊旭

責任編輯:王茂樺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