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爲什麽說美國通脹難以快速下降?一個很多人忽略的關鍵點
日期
2022-09-20
2022年09月19日 18:50 市場資訊
 

原標題:為什麼說美國通脹難以快速下降? 一個很多人忽略的關鍵點

來源:華爾街見聞

美國8月CPI數據意外高企,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美國通脹內在動力的強勁。

而之所以美國通脹難以快速下降,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關鍵點在於,美國或已處在“工資-價格螺旋”的邊緣。

美國工人開始收回他們從1980年代開始放棄的一些權力

最近,美國差點爆發了30年來的第一次鐵路大罷工。

上週四,美國鐵路公司和工會談判代表就一項初步協議達成一致,其中包括約定允許工人請假看醫生、住院或做手術,此外還將在五年內加薪24%。

媒體對此評論稱,這次罷工工人的關鍵訴求不是工資,而是病假,這背後凸顯出在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下,工人需求不斷擴大。

由於職位空缺幾乎是求職者數量的兩倍,工作環境正以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方式向工人傾斜。 許多行業的員工不僅迫切要求提高工資,以彌補生活成本的飆升,而且還要求獲得在某些情況下企業長期以來一直拒絕提供的補充福利。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也表示:

我認為我們正在看到權力從僱主向工人的顯著轉移。 

戴蒙德說,由於疫情,工人們開始收回他們從1980年代開始放棄的一些權力。

基本的醫療休假和其他福利越來越成為美國工人關注的焦點。 根據康奈爾大學的勞工行動追蹤數據,僅在今年,健康和安全問題就引發了超過150起勞工行動,包括辭職和罷工。

在疫情期間,病假和育兒假的重要性得到了凸顯,當時無法獲得這類福利的工人,要麼選擇優先考慮自己或家庭成員的健康,這樣就很容易失去工作,要麼繼續工作,被迫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只有59%的低工資服務業崗位的員工有機會獲得某種形式的帶薪病假,而只有不到一半的兼職員工能獲得帶薪病假。

研究機構華盛頓公平增長中心的政策分析師Sam Abbott認為,隨著工人越來越關注工作品質和健康以及工資,罷工數量可能會增加。

美國最大的勞工聯合會AFL-CIO的主席Liz Shuler則表示,鐵路工人罷工行動預示著將發生更大的罷工事件。

她說:

“工人們站起來,大聲疾呼反對疫情下的工作環境,要求更好的待遇。”

美國正處在「工資-價格螺旋」的邊緣

在今年初,美國通脹壓力主要集中在受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和短期需求切換的非服務類商品,比如能源、二手車; 除此之外,住房成本也在飆升。

但近幾個月,美國通脹幾乎蔓延至所有領域,以至於8月雖然能源、二手車價格繼續下跌,但由於住房成本並未降溫,食品、醫療價格持續上行,通脹依舊沒有快速下降。

與此同時,8月非農數據顯示,美國薪資通脹上升5.2%,與前值持平。 持續處於高位。 工資與物價競相上漲表明,勞動力市場緊張狀況對通脹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從機制上來說,並非所有的價格上漲同時工資上漲的表現都能稱之為工資-價格螺旋。 工資-價格螺旋關係需要工資和價格之間的雙向反饋,從而導致通脹在這種螺旋的作用下持續上升。

這當中涉及到三個主要因素,工人薪資定價能力、通脹預期和企業漲價能力。

在1970年代,包括工資通脹挂鉤合同、社保金的通脹挂鉤條款(COLA)等勞動力市場制度,以及工會的話語權等,在工資價格螺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於在勞動力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時候,工資水準也只和通脹挂鉤,無法自由向下調整。

與1970年代有所不同,當前的更靈活的工作力市場制度抑制了工資價格螺旋的形成,工資通脹挂鉤合同和COLA條款現在已經不再普遍,工人的集體談判能力也隨著工會人數的下降而下降。

然而,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及,2020年以來,疫情在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引發了“反工作文化”,並掀起一股“大辭職潮”,辭職人數突破2000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根據高盛(328.662.450.75%)的統計,除了提前退休人群約增加80萬,其餘非就業人群中的大多數要麼是壯年(120萬)要麼是年輕人(30萬)。 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健康及護理、有足夠經濟緩衝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讓他們不願意回到傳統的就業市場。

這導致儘管美國失業率走低,但勞動參與率一直難以恢復,就業缺口十分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7月最後一個工作日,美國職位空缺數量為1123.9萬人,遠超市場預期。

這進而導致工資上漲的壓力比以往更強,因為即使沒有工會和工資通脹挂鉤合同,許多美國員工用跳槽來實現大幅漲薪。

與此同時,跳槽率和職位空缺也逐漸成為中期金融市場通脹預期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驅動因素。 由於其對工資上漲具有很大的預測能力,這可能意味著市場參與者已經考慮未來工資上漲的通脹影響(即通脹預期的惡化)。

而接下來,企業開始漲價。 雖然缺乏定價能力的公司可能會猶豫不決,但隨著成本的上升,即使是定價能力較弱的公司也可能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這樣一來,通脹上升與工資上漲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雙向反饋。

諾獎得主戴蒙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脹只會緩慢下降,因為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薪資上漲)對總需求放緩並不那麼敏感。

他說:

“勞動力市場很難測,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弄清楚,這是需要記住的。”

 
責任編輯:劉玄逸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