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6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五(7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各國央行將持續加息,直到通脹出現冷卻的跡象為止,而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到2023。
各國央行正在加快升息步伐,韓國央行周三宣佈加息50基點,系1999年將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工具以來首次。 就在同一天,紐西蘭央行連續第三次在利率會議上宣佈加息50個基點。
而加拿大央行更是在當天晚些時候宣佈加息100個基點,上一回該央行祭出同樣規模的操作,甚至已經是1998年的事情了。
格奧爾基耶娃週五對各國央行的舉措表達了肯定,她聲稱:“各國央行正在加緊控制通脹,這是當務之急,直到通脹預期得以穩定。 格奧爾基耶娃補充道:「目前我們仍看到通脹在上升,我們給給它潑點冷水。 ”
美國勞工部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CPI同比上漲9.1%,遠超市場預估的8.8%,續創1981年11月以來新高。 隨著通脹再創新高,華爾街一度預計美聯儲將在本月利率會議上加息100個基點,而非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75個基點。
面對逾40年新高的通脹水準,美國總統拜登高呼不可接受的同時,卻也強調這些數據已經過時了。
雖然很多用來確定通脹的數據都有滯後性,但格奧爾基耶娃依舊認為,所有跡象都表明通脹尚未得到控制。
格奧爾基耶娃強調,目前最重要的就是遏制通脹,否則收入將受到侵蝕,那些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受到的打擊最大。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