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1日訊(編輯 牛占林)斯裡蘭卡危機仍在發酵之中,上周末斯裡蘭卡反政府抗議者衝進並佔領總統官邸和辦公室后,該國議會議長稱總統戈塔巴雅·拉賈派克薩已宣布辭職,總理拉尼爾·維克拉馬辛哈也宣佈將辭職。
這場政治風波是在持續數月的公眾騷亂之後發生的。 這個南亞國家經濟萎靡不振,斯里蘭卡人已經忍受了持續數月的兩位數通脹、輪流停電以及燃料和藥品的嚴重短缺。 斯里蘭卡的外匯儲備耗盡,已無法支付必要的進口商品,今年5月該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債務違約。 由於排隊加油的隊伍蜿蜒數英里,為了節約燃料,政府關閉了學校,並僅限於向必要服務供應汽油。
此前,斯裡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曾向國會表示,國家已經破產,這場前所未見的經濟危機將至少持續到明年年底。
據報導,斯里蘭卡目前共欠有約510億美元外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正密切關注斯事態發展。 由於斯政府已陷入債務違約,與IMF的談判註定艱難。 “我國過去曾多次與IMF談判,”斯總理維克拉馬辛哈近日在議會說,“但現在的情況不同,我們是作為一個破產國家去談判。 ”
斯里蘭卡央行行長稱,長期的政治不穩定可能會推遲與IMF談判的進展,國家需要穩定的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央行將與新政府通力合作,為國家帶來政治穩定。
斯里蘭卡的危機是由該國的高負債、飆升的通脹和糟糕的經濟政策造成的,但該國的境況不是獨有的。 它的“爆雷”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敲響了警鐘,近期以來,這些國家越來越容易受到食品短缺、通脹和美國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尚比亞和黎巴嫩等國已經陷入危機,正在尋求國際援助(提供貸款或債務重組)。 而今年4月上臺的巴基斯坦新政府表示,由於燃料進口成本飆升,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嚴重縮水,該國最近幾周勉強避免了債務違約。 在寮國,6月份的通脹率同比飆升24%,美元短缺正在擠壓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的進口。
世界銀行近期將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4.6%下調至3.4%,顯現出了今年經濟形勢的嚴峻。 主要原因是食品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以及美國加息後借貸成本迅速上升。
以上提到的困境在發展中國家是廣泛存在的,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上週六表示:「對於低收入國家而言,債務危機並非假設,而是已經實實在在面臨的風險。 ”
數據顯示,過去六個月中,主權債務處於不良水準的新興市場國家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意味著投資者認為違約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原因是潛在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當恐懼的投資者開始將資金從這些國家撤出時,危機也就發生了。 6月份交易員從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交易中撤出了40億美元,已是連續第四個月凈流出。
債務違約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政治危機,就像斯裡蘭卡那樣,受高通(132.24-3.77, -2.77%, )脹與物資匱乏困擾的人口可能成為政治不穩定的火藥桶。
責任編輯:劉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