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有一種說法:全球最大的金融風險可能不是來自美國,而是日本!
券中社6月15日消息,日期:週三午後,日本國債期貨下跌,觸發了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熔斷機制。 日本10年期國債期貨勢將創2013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
與此同時,A股出現瘋狂搶籌,金融股集體大爆發,上證指數逆市飆漲,外資更是瘋狂掃貨,全天凈流入133.59億元。 與此同時,香港市場的表現也比較給力。 不過,接近尾盤時分,A股市場仍出現了小幅跳水,在週邊市場走勢頗為動蕩,美國加息尚未塵埃落定的背景之下,中國資產的強勢表現能否持續?
來自日本的風險
彭博社週三報導稱,日本基準國債期貨邁向自2013年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當時日本央行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和質化寬鬆政策。 日本債券市場正感受到全球債券遭到拋售的壓力,各國央行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通脹加速。
券中社6月15日消息,日期:週三午後,日本國債期貨下跌,觸發了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熔斷機制。 日本10年期國債期貨勢將創2013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
此前,日本央行宣布購買2.45萬億日元的日本國債,包括6250億日元1至3年期國債,8000億日元5至10年期國債,2500億日元10-25年期國債,1500億日元25年以上到期的國債。 不過,儘管日本央行宣佈了額外行動,在拋售壓力下,日本7年期國債收益率從7年高點0.35%回落。
今天日本股市的表現亦弱於亞太市場,收盤殺跌超過1%。
近期,日本股市、匯市和債市的表現有些慘,特別是匯市和債市表現較弱,美元兌日元匯率已經來到135這個位置,市場當前普遍預期到140已經是板上釘釘。 有一種分析認為,當前全球的金融風險有可能來自日本,而不是美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若日元持續貶值,日本國債持續殺跌,會存在國債違約的風險。 日本若出現國債違約,將會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海嘯般的衝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的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是美元持續升值,對日元產生了較大衝擊; 二是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持續加大,這對於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亦會產生較大衝擊。 雖然日本的海外投資規模較大,但在目前這種經濟環境之下,他們的海外投資亦有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
此外,據媒體報導,歐洲央行將於週三召開臨時管理委員會會議,討論當前歐債暴跌事宜。 自歐洲央行上週四承諾一系列加息以來,債券收益率已大幅上升,德國與負債更多的南部國家(尤其是義大利)之間的收益率差距升至兩年多來的最高水準。
A股瘋狂搶籌后跳水
週三,A股市場表現十分給力,在金融股帶領之下,全市場出現火熱的搶籌行情。 券商股集體大漲,券商指數一度上漲近7%。 保險、銀行亦走出給力走勢。 但尾盤出現跳水行情,給市場帶來了一絲不確定性。
香港市场的表现亦较强。以往,香港市场都跟着外围跑。最近,这个市场的走势明显趋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正极力向内地有关部门争取容许在港上市中概股纳入港股通。
人民币表现亦非常给力,离岸人民币再度大涨超350点。
A50更是一度大涨超3%。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外資的表現。 最近兩個交易日,外資充當了反彈的超強驅動力(4.190, 0.00, 0.00%)。 截至今天收盤,北向資金凈流入133.5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77.6億元,深股通凈買入55.99億元。 也是近11個交易日第4次加倉超百億。
反彈能否持續?
週三,亞太股市收盤全線下跌,韓國綜指跌1.83%,日經225指數跌1.14%,澳洲標普200指數跌1.27%,紐西蘭NZX50指數跌0.05%。 那麼,A股市場緣何無懼外圍動蕩? 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今天公佈的五月份經濟數據超出市場預期。 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4月份為下降2.9%; 環比增長5.61%。 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05%。 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5964億元,同比增長6.2%; 5月份環比增長0.72%。 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34億元,同比下降4.0%; 其中,住宅投資39521億元,下降3.0%。 這意味著,經濟處於復甦狀態當中。
其次,寬信用仍在持續。 相較4月數據,5月金融數據整體實現超預期增長。 M2增速較快回升,信貸、社融也比去年同期多增較多。 最近幾個交易日,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持續回升。 這非常有可能意味著,貸款正在流向實體。
第三,美國降關稅的預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4日報導,美國政府官員說,預計拜登將在未來幾周內就是否延長前總統特朗普加征的關稅作出最終決定。 他正在設法解決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問題。 報導稱,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14日說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但她也批評某些關稅考慮不周。 有投行預測,若最終降低對華關稅,人民幣將會大幅升值。
那麼,市場反彈能否持續?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隨著美國加息靴子落地,若日本央行出手夠及時、夠給力,市場仍有望進一步反彈。
責編:戰術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書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