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場參與者認為,在通脹飆升和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全球風險資產的下跌這才剛剛開始。
隨著美聯儲日益變得鷹派,而且俄烏局勢帶來風險,MSCI世界指數已經接近進入熊市。 美債收益率位於2018年以來未見的水準附近,彭博美元即期指數略低於兩年高位。
“金融環境才剛剛開始收緊,”Saxo Capital Markets Pte的市場策略師Charu Chanana稱。 “市場仍在消化疫情、供應問題和通脹等各種因素——現在還要加上滯脹風險,我認為我們才剛剛開始!”
股市的下跌尤為顯著,自去年11月以來,全球股票市值蒸發了近20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彭博彙總的數據顯示,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市值損失是37萬億美元。
野村控股(3.730.08, 2.19%, )亞太股票策略師Chetan Seth稱,在接收到美聯儲鷹派立場減弱的積極信號,投資者才會停止拋售。
誠然,對於市場下跌到了哪個階段,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 最近幾天,有關美國通脹見頂的觀點得到了一些支援。 摩根大通(118.31-1.78, -1.48%, )全球研究聯席主管Marko Kolanovic認定,利空基本出盡,美股將脫困。
摩根士丹利(79.96-0.73, -0.90%, )上周表示,市場正進入熊市末期,但盈利和估值還不足以扭轉局面。
“沉痛的事實是,全球股市這才剛剛開始反映全球經濟已然開始全面放緩這件事,”ACY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Clifford Bennett表示。 “我們沒法知道資產價格是將調整6-18個月,還是遠沒這麼簡單,而是會更接近下跌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