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擔心美聯儲加息步伐 美股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作者: 樊志菁
[ 標普500指數正在滑向熊市泥潭,今年以來市值蒸發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 ]
[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上周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製造業活動指數從57.1降至55.4。 分項指標顯示,物價因素開始令商品需求出現疲軟的跡象,加上勞動力持續緊缺,新訂單和生產指標均降至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美聯儲6月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80%。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在新聞發佈會上有關美國經濟軟著陸的表態,並未化解投資者的擔憂情緒。
新一輪風險資產拋售潮席捲全球,市場擔心為對抗通脹採取的激進加息路徑會將美國經濟帶向衰退。 受此影響,標普500指數正在滑向熊市泥潭,今年以來市值蒸發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 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衡量美股波動性的恐慌指數(VIX)週一盤中大漲超15%,一度站上35關口。
美聯儲加速追趕通脹
美聯儲4日宣佈了2000年以來首次50個基點的加息決定,面對40年來最高的通脹壓力,市場正在評估未來政策路徑的走向和實際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美債市場近幾個交易日出現了明顯異動,投資者在消化最新利率決議後掀起了新一輪拋售潮。 與短期利率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周最高觸及2.837%,這已經接近鮑威爾眼裡中性利率區間的上端水準。 與此同時,基準10年期美債週一盤中突破3.20%關口,創2018年以來新高。
如今供應鏈瓶頸的風險依然高漲,進一步推高了潛在的通脹壓力。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上周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製造業活動指數從57.1降至55.4。 分項指標顯示,物價因素開始令商品需求出現疲軟的跡象,加上勞動力持續緊缺,新訂單和生產指標均降至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美聯儲6月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80%。
資產管理機構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策略師施羅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美聯儲決定加息50個基點,但通脹壓力並未隨之有效緩解,烏克蘭局勢懸而未決,同時最新非農就業報告依然表現出勞動力市場“過緊”的局面,對企業運營形成壓力。 在目前美聯儲鷹派的立場基調下,投資者開始買入美元並拋售美債避險。
富國銀行在研報中認為,美聯儲的行動無法直接緩解與供應鏈壓力有關的通脹。 歸根結底,在供應鏈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之前,不太可能看到物價壓力得到有意義的緩解。
施羅斯伯格告訴第一財經,美債市場的反應似乎放出了衰退的信號,市場很擔心美聯儲不顧一切上調利率對經濟的衝擊。 他分析道,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本輪美聯儲加息終點將突破3.5%。 然而隨著一季度生產率意外下滑,外界對滯脹的擔憂意味著美國的經濟週期可能在緊縮週期之前結束。
施羅斯伯格認為,即將公佈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表現非常關鍵,這可能是通脹達到峰值的關鍵信號。 從二手車、耐用品等價格走勢看,CPI可能出現0.4~0.5個百分點增速回落的情況。 如果這樣的話,將給美聯儲更多的政策空間,並緩解市場的政策焦慮情緒。 他預計,美聯儲將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6月和7月)中加息50個基點,然後根據經濟和金融市場情況決定是否在年底前將利率進一步調整至中性利率區間。
市場估值接近合理水準
近期美股調整持續擠壓市場的整體估值。 根據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服務商路孚特(Refinitiv Datastream)提供給第一財經記者的統計數據,截至上週五,標普500指數年內下跌13.5%,市盈率處於兩年來的最低水準,目前遠期市盈率從2021年底的21.7倍降至17.7倍。
雖然估值有所回落,加上部分明星股大幅回調可能會吸引部分逢低買盤入場,但一些機構投資者認為市場還不夠便宜。 主要擔憂包括美聯儲政策衝擊尚未結束,同時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風險可能繼續擾亂市場。 資產管理公司Cozad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埃文斯(J.Bryant Evans)表示:“股票估值正接近公允價值水準,但目前還沒有達到。 ”
諮詢機構Truist Advisory Services聯合首席投資官勒納(Keith Lerner)在報告中寫道,目前市場估值和投資者情緒都出現了健康的調整,但要讓股市持續走高,投資者可能需要對美聯儲在不過度傷害經濟的情況下抑制通脹的能力有更大的信心才行。
美銀全球研究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特奈特(Michael Hartnett)也傾向於市場調整還沒有結束。 “基本情景仍然是,股市的低點和收益率的高點還未達到。” 他寫道,「現在投資者的持倉用崩潰,而非恐慌來形容最為合適,市場想要弄清如何對通脹和增速放緩定價,而對『衰退衝擊』的定價太快了。 ”
科技股何時企穩有望成為市場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路孚特發現,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的遠期市盈率已從年初的28.5倍下降至21.4倍,該行業估值目前仍比整體市場高出20%。 財富管理機構Comeric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林奇(John Lynch)表示,如果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徘徊在3%到3.5%之間, 這將繼續成為成長股定價的一個砝碼,從而令價值股更具吸引力。 “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更高收益率的壓力)已經被定價。 但我認為它不會消失,還會持續下去一段時間。 ”
相比之下,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對成長股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瑞銀相關報告指出,包括科技ABC(人工智慧、大數據及網路安全)、數位訂閱、5G、自動化和機器人(7.6900.00, 0.00%, ) 等行業將保持韌性。 隨著企業加速數位化,相關領域的支出勢將增加,從事企業資訊技術業務的科技公司應繼續受益。 市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加劇的時候,往往是投資者進行長期佈局的切入點。
責任編輯: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