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就烏克蘭局勢對俄羅斯制裁的外溢效應在不斷顯現。
自2月底烏克蘭局勢急轉直下以來,美國與歐盟已對俄羅斯施加了多輪制裁,涉及俄羅斯的金融、經濟、對外貿易、個人等領域。但是,在俄羅斯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甚至對全球經濟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能源領域,歐美始終猶豫再三。
由於美國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關聯並不密切,因此,拜登政府早早地宣布對俄石油( 3 , 0.00 , 0.00% )等一系列禁運措施。但對於每年有近40%的能源依賴俄羅斯進口的歐盟而言,則始終在猶豫是否祭出能源禁令。4月初,歐盟僅在第五輪制裁中宣布了將在120天后對俄煤炭的禁運令,被外媒視為日後對俄“全面”能源禁運鋪路。
本週,根據外媒報導,歐盟將重點商討對俄石油禁運事宜。摩根大通( 123.02 , -3.75 , -2.96% )分析師卡涅瓦(Natasha Kaneva)已警告稱,若歐洲對俄羅斯的石油採取“全面且迅速的禁令”,不排除布倫特原油價格再創新高。
美歐正在協商如何“有效”遏制俄能源出口,從而削減俄羅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盈餘
美歐激辯禁運俄石油
目前,美歐正在協商如何“有效”遏制俄能源出口,從而削減俄羅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盈餘。作為能源出口大國,儘管各種嚴苛的製裁當前,俄羅斯石油的裝載量依舊出人意料地強勁,已使俄羅斯的經常賬戶餘額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在截至4月16日的7天時間內,俄羅斯原油出貨量達到730萬桶/日,略低於2月烏克蘭危機前的平均758萬桶/日。
有外媒預計,作為能源出口大國,即便麵臨制裁,今年俄羅斯仍將從能源出口中獲得近3.21億美元收入,比2021年高出36%。俄央行4月中旬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今年第一季度經常賬戶盈餘達到582億美元,是去年同期225億美元的2.58倍。
國際金融研究所(IFF)認為,“隨著目前的製裁到位,大量硬通貨流入俄羅斯似乎將繼續”。
IFF認為,歐盟、英國和美國的能源禁運,將使產量萎縮超過20%,並可能使俄羅斯損失高達300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具體取決於價格波動。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和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的價格今年迄今已上漲超過30%,由於擔心俄羅斯在商品需求旺盛之際供應短缺,價格推高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目前,美歐正在商討包括通過禁令、設置價格上限或引入新的支付機制等方式,來實現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的目的。
就禁令而言,美國方面擔心歐盟若對俄羅斯石油全面禁運,可能導致已衝破三位數的國際油價再度飆升,而這只會增加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上週,美國財長耶倫已明確表示,全面禁運(俄石油)可能會嚴重傷害歐洲經濟,但不會對俄羅斯產生預期的影響。
目前,歐盟正考慮對俄石油“有限禁運”,並將最快在本週內進行商討。預期中的歐盟對俄第六輪制裁也將一同出台。
法國港口被堵
儘管歐盟自2月以來已對俄實施了五輪制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制裁對歐盟的影響日漸凸顯。歐盟也逐漸感受到對俄製裁帶來的“陣痛”。
在第五輪制裁中,歐盟規定禁止來自俄羅斯的船隻進入歐盟成員國的港口。兩週以來,在法國,不少來自俄羅斯的船隻滯留在當地港口,“進退兩難”。據俄媒報導,船主正在想方設法尋求當地海關的通行許可,而對於港口所在的地方政府而言,必須為那些正常商貿往來的船隻騰挪出空間。為了騰挪這些來自俄羅斯的商船,馬賽、布列塔尼地區等多地政府已損失數万歐元。有法國地方官員抱怨稱,船隻在港口停留時間越長,來回移動的時間也就越長,即使只是微小的移動,也需要花費很多資金。
不過,並不是歐洲國家都對來自俄羅斯的商船“一刀切”。比如,比利時政府就允許俄羅斯方面運輸天然氣、石油、藥品、醫療、農業和食品的船隻進入港口;英國政府也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運輸船隻“開綠燈”。
歐洲放行盧布天然氣交易
( 1.1 , 0.00 , 0.00% )
對於對俄天然氣依賴程度高達40%的歐洲而言,儘管多個歐洲國家都給出了要擺脫俄天然氣的時間表,但要在短時間內尋找到能替代俄羅斯市場份額的合適賣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歐盟上月宣布,計劃在2027年之前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近日針對歐盟的這一表態,奧地利能源部長格韋斯勒表示,對奧地利來說,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在目前階段是不可能的。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奧地利80%的天然氣都來自俄羅斯進口。同樣對俄進口天然氣需求依賴度達85%的斯洛伐克已在4月3日率先表示,該國不能切斷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如果這意味著必須以盧布支付,“我們會”。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薇拉·堯羅娃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對俄製裁方面目前的情況較為複雜,尤其是在天然氣這一領域,全面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可能會導致歐盟部分成員國發生嚴重能源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發出警告稱,若歐洲失去俄天然氣,後果很嚴重。IMF歐洲部門負責人艾爾弗雷德·卡默在出席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接受采訪時說,如果失去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在頭六個月,歐洲可以通過替代供應和現有儲備來應對,但如果天然氣斷供持續到冬季或更長時間,將對歐洲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根據IMF預測,失去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供應可能將導致歐盟GDP(國內生產總值)損失3%,這主要取決於冬季能源短缺程度。
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機構也聯合發布經濟預測報告說,如果俄羅斯突然停止向德國供應天然氣,德國經濟將面臨大幅衰退,今明兩年GDP累計損失可能達大約2200億歐元(約合2380億美元)。
在各種警示下,英國財政部率先在22日發布文件稱,英國已發放付款許可證,授權個人和公司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及其子公司在5月底前用盧布支付天然氣款項。當天,歐盟也發布指導文件稱,在不違反制裁規定的同時,使用盧布向俄羅斯支付天然氣費用是可行的。此舉意味著歐洲在對俄油氣製裁方面的立場有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