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4月26日),國際油價轉弱,或重新跌向隔夜創下的近兩週新低,市場繼續擔心中國抗疫封控措施給燃油需求帶來的影響,且美國產量正在並將繼續上升。不過,印度擴大進口石油可能限製油價下行空間。
北京時間16:54,NYMEX原油期貨下跌0.56%至97.99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28%至101.88美元/桶。兩市隔夜均創4月12日以來新低,分別至95.28美元/桶和99.25美元/桶。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封鎖造成的影響將決定原油價格主要走勢。供應擔憂並不是能源交易商現在的主要關注點,美元飆升也給所有大宗商品增加了額外下行壓力。”
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週一(4月25日)表示,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正在上升並將繼續上升,以彌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從市場上撤出的每天100萬至150萬桶石油。
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指出,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潛在禁令仍然是石油市場的主要上行風險。他說:“雖然看起來我們最終更有可能看到禁令,但不確定性在於禁令出台的速度有多快。”
《印度教徒報》援引印度石油部石油規劃與分析小組的數據報導稱,在截至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印度的原油進口費用翻了一番,總計1190億美元。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85%以上的消費依賴外國石油,僅在3月就花費了137億美元購買原油,因為國際油價創下14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期進口量也有所增加,從2020/2021財年的1.965億噸增加到2021/2022財年的2.122億噸。
在西方因烏克蘭戰爭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情況下,印度大幅增加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根據彭博社上週的報導,由於俄羅斯石油因制裁而出售的折扣,印度對俄羅斯石油的購買量增加了一倍。此舉招緻美國的警告。美國希望切斷俄羅斯石油的國際市場准入,但印度堅持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