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歐洲糧油遭搶購能源危機下多國拉響預警
日期
2022-04-11

當前烏克蘭局勢的陰影,毫無意外地影響到了歐洲人的電價、食品消費。3月,西班牙一家超市貨架上食用油、麵粉等必需品被大量買走,並有標誌要求顧客限量購買,“每位顧客最多購買5升食用油”。

一名在德國工作的華人,上週在超市購物時發現,食用油和麵粉都被搶空了,“食用油的一整排貨架空空如也,麵粉也是不見踪影”。

因能源價格上漲,歐洲多國民眾進行了遊行示威,西班牙馬德里卡車司機進行了運輸業罷工抗議,再次推高了商品價格。

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俄羅斯周邊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糧倉。烏克蘭是葵花籽油第一大生產國。此外,歐洲的能源市場還依賴著俄羅斯的供應。兩國衝突下,更加劇了歐洲的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

西班牙一家超市的貨架上,食用油所剩不多。標識提示,每位顧客最多選購5升油品。受訪者供圖

食品價格上漲

據國際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占全球葵花籽油出口市場的52%。而僅烏克蘭就佔歐盟進口精煉葵花油的35%~45%,歐盟近45%的葵花籽油從烏克蘭進口。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葵花籽油和其他種類植物油的出口受到影響甚至中止。

葵花籽油在歐洲使用廣泛,一般用來炒菜、煎炸,售價較低。如今在電商平台eBay上,出現標價近20歐元轉手的葵花籽油,大約是市場零售價的8倍。

一位在德國小城埃朗根的留學生對記者表示,大約半個月前,他去超市發現葵花籽油限購3瓶,但是價格沒有上漲,其他食用油的價格也都正常,房租包含水電,每月495歐元,也沒有漲價。

而近期德國出現了組團搶油的事件。據當地媒體3月30日報導,德國斯圖加特市的一家超市,上周有5人一起進入說要買走30瓶食用油,但超市規定每人限購1瓶。隨後這些人與超市收銀員發生爭執,威脅收銀員“活不到第二天”。超市員工報警後,警方以涉嫌威脅人身安全為由對買油的5人展開調查。

英國的食品價格上漲明顯。在英國留學的程雨(化名)告訴記者,果汁價格從以前一瓶2.5鎊上漲為3鎊多。實際上歐洲多國受俄烏衝突、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影響,商品和能源價格上漲,通脹率持續上升。

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3月30日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供應瓶頸、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德國3月通脹率為7.3%。其中,德國3月份的能源價格環比上漲39.5%,食品價格環比上漲6.2%。

同一天,英國零售聯盟發布報告指出,由於食品、服裝、燃料和能源價格持續飆升,英國民眾正面臨一場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分析數據顯示,英國3月份食品雜貨價格通脹率達到5.2%,是自201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上漲的物價源於勞動力成本、小麥和食用油等基本商品的成本提升,同時還受到英國脫歐、疫情后經濟復甦的市場需求以及烏克蘭局勢等疊加影響。

西班牙統計局也發布消息稱,西班牙今年3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預計同比上漲9.8%,是1985年5月以來西班牙的最高水平。

為解決食用油短缺的問題,3月底,歐盟植物油和蛋白粕行業組織FEDIOL表示,歐洲油籽壓榨商、植物油精煉商和植物油瓶裝商正用菜籽油替代葵花籽油,彌補烏克蘭葵花籽油出口中斷造成的損失。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包括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在內的多種植物油的價格,2021年較2020年水平上漲65.8%。這是有統計以來,植物油價格出現的最大年度增幅。行業人士分析稱,食用油短缺由氣候變化和勞動力短缺等原因導致,短期來看俄烏的爭端加劇了這種緊張。

能源危機

在西班牙馬德里居住的張糖(化名)告訴記者,最近每天下班想到附近的超市買牛奶,但貨架總是空空如也,她已經快一個星期沒有買到牛奶了。周圍的人也在抱怨物價上漲。

“有一些超市牛奶斷供是因為能源價格上漲,汽油太貴了,運輸行業罷工抗議導致運輸鏈中斷,所以乳製品行業被迫停止生產,應該近期會恢復。”她說,西班牙現在葵花籽油是斷供的狀態,麵粉也有短缺,因為葵花籽油和小麥有一部分需要從烏克蘭進口。

央視新聞報導稱,由於國際市場能源價格上漲,3月14日起,西班牙全國約有13萬家運輸業中小企業和個體戶開始無限期停工,導致西班牙乳製品、肉類、蔬菜類等食品行業供應鏈受到影響。

能源價格上漲在歐洲多國影響明顯,是推動歐洲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程雨在英國住的公寓不包水電,她對水電價格上漲比較敏感。她說,冬天的3個月份,從11月到次年1月,用暖氣的情況下電費是110鎊,現在不開暖氣反而漲到140鎊了,電價上漲了大約50%。

她收到的電價上漲通知郵件中稱,在4月1日後,電價還將繼續上漲,他們將提前購買能源,以防未來出現任何變化。英國利茲到曼城的火車票也從16歐元上漲到26歐元。

歐洲能源供應較為依賴俄羅斯。歐盟統計局2020年數據顯示,歐盟27國的總可用能源中,24.4%進口自俄羅斯。其中,41.1%的天然氣、36.5%的石油依賴俄羅斯進口。

與食用油等價格上漲相似的是,歐洲能源價格上漲也是長期以來的問題,俄烏衝突更加劇了這一危機。在去年10月上旬,歐洲的天然氣市場就已經出現過價格暴漲,以至於英國能源供應商迎來破產潮。這主要源於歐盟近年來較為激進的環保政策、成功推行的天然氣和電力市場改革和俄美歐政治角力等因素。

在過去一周,歐洲多國開始預警可能出現天然氣短缺。3月30日,歐洲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德國也啟動了天然氣供應第一級別預警(最高為第三級)。這是俄羅斯為應對西方制裁提出的舉措。當地時間3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自3月31日起,“不友好國家”需要使用盧布購買俄天然氣。

但這一結算貨幣轉換的要求遭到了七國集團(G7)的拒絕。天公不作美的是,從4月1日開始,一場大範圍寒潮將襲擊整個歐洲,多地氣溫將驟降15℃左右,法國、德國、捷克以及比荷盧三國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降至零下5℃,且寒潮將持續多日。

意大利和拉脫維亞也已經啟動初步預警;希臘召集能源監管機構、天然氣輸送運營商及其最大的天然氣和電力供應商緊急開會;荷蘭政府計劃發起一項運動,以減少消費者使用天然氣。

全球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路孚特發布的能源市場報告指出,如果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在整個夏季完全停止並且沒有額外供應來源,那麼到今年10月1日,歐盟的儲氣量將降至23%,就算能最大限度地從西北歐輸送液化天然氣並增加來自替代供應商的管道進口,儲存量可能也只能達到58%,而這一水平對歐洲的能源供應安全將構成直接威脅。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