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盟有能力應對俄天然氣(1.1, 0.00, 0.00%)斷供嗎?
來源:金十數據
週三,德國宣布進入天然氣供應緊急狀態的“預警”階段,暗示可能面臨天然氣供應緊張情況,需要為來自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可能的中斷或停止做準備。
根據德國現有的天然氣應急計劃,預警(early warning)是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涉及對天然氣消耗和儲量的密集檢測。其餘兩個階段包括:
警報階段(alarm):當供應中斷或異常高的需求破壞了平衡常態,但仍然可以在沒有乾預的情況下回到正常水平。
緊急階段(emergency):基於市場的措施未能彌補短缺。在這個階段,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Bundesnetzagentur,管轄範圍包括電力、天然氣、電信網和鐵路網)必須決定如何在全國分配剩餘的天然氣供應。
德國副總理兼任經濟部長哈貝克在聲明中表示,供應暫時得到保障,德國正在與市場運營商密切監控供應流動:
“我們必須加強預防措施,為俄羅斯方面的升級做好準備。我們將成立一個工作組,每天開會以監測情況。如果有必要可以採取進一步措施來提高供應安全。”
德國的這一舉動是在俄羅斯堅持以盧布而不是歐元或美元支付能源費用之後做出的。雖然俄羅斯的態度非常強硬,並以斷供進行威脅,但作為歐盟老大哥,德國拒絕了普京以盧布結算的這一要求。哈貝克甚至表示,德國有能力應對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的情況。
可問題是,歐盟能承受住俄氣斷供的後果嗎?
美國的供應只能彌補10%,即使有氣也沒地方放
歐洲許多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這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目前,歐洲天然氣有40%的進口量來自俄羅斯,雖然近年來歐洲國家在逐漸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去年俄羅斯對歐洲的總供應量仍有1550億立方米。
美國此前表示,要在今年向歐盟額外增加1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考慮到目前美國天然氣公司已經在滿負荷工作,從哪裡能找來額外的天然氣給歐洲實際上還是個問題。即使最後能達到150億這個數字,相比俄羅斯的1550億立方米,還遠遠不夠。
更何況,俄羅斯的天然氣可以用管道運輸,而美國的天然氣只能用船來運輸。想讓這些原本已有出口目的地的船隻改道運往歐洲,那隻能加價,因此最後歐洲收到的天然氣價格,估計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而且,有錢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目前,歐洲的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吸收來自美國或其他主要生產國的額外供應的可用能力有限,大部分LNG接收站已經滿負荷運行了。
另一個問題是,東歐和德國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而大多數還有空間的LNG接收站卻位於南歐,比如西班牙。據Kpler的數據,1月份西班牙LNG接收站的利用率僅為45%,不過,西班牙與其他歐洲地區的管道連接有限,只有一條管道可以將天然氣從西班牙輸送到法國,因此派不上用場。
德國能源斷供情況下,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來說,情況更加嚴重。
(6.81, -0.23, -3.27%)
而在這些天然氣裡,有55%是從俄羅斯進口的,剩下有31%和13%分別來自挪威和荷蘭,進口來源極其單一。
最重要的是,現在德國連一個LNG接收站都沒有。想要建造一個陸上的接收站,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而且成本很高。
即使是更便宜、安裝速度更快的浮動存儲再氣化裝置(FSRU)也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安裝完畢。目前德國正計劃建造的兩個FSRU,設想最早也要在2024年才能投入運行,因此短時間內估計等不起了。
而如果德國沒有足夠的天然氣,該國工業將首當其衝,其次是私人家庭,醫院、護理設施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公共部門機構將最後受到衝擊。
包括採礦、化學和能源聯盟(IG BCE))、鋼鐵工業協會(WV Stahl)以及代表金屬和電氣行業的團體均警告稱,製造業和供應鏈的嚴重中斷可能導致大量失業。德國工業聯合會表示:
“此舉可能會產生無法估計的後果。”
德國經濟研究所周二發表的一項研究預測指出,禁止進口俄羅斯的能源將導致德國GDP在未來10年裡受到影響,並在18個月後達到最為嚴重的程度,下降3%。與此同時,通脹將上升2.3個百分點。該研究報告的作者Marcel Fratzscher警告稱:
“由於從未有過如此規模的禁運,任何假設都存在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劉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