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作者: 應依汝
俄烏衝突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前景變得黯淡,世界可能會經歷'發展中經濟體近幾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債務危機'。
世界銀行表示,由於俄烏衝突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並增加了自新冠疫情以來的壓力,未來一年,多達12個發展中國家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債務違約風險。
週一,世界銀行宏觀經濟、貿易和投資全球主管Marcello Estevao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說,事實上在俄烏衝突之前,部分發展中經濟體就已經負債累累,疫情將這些國家的總債務推高至50年來的高點,相當於政府收入的2.5倍以上。
他說:
“俄烏衝突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前景變得黯淡,這些國家主要是大宗商品進口國,或者高度依賴旅遊業。同時,世界可能會經歷'發展中經濟體近幾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債務危機'。 ”
雖然Estevao沒有提到具體面臨風險的國家,不過由於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像非洲和中東地區部分嚴重依賴小麥進口的國家正面臨著經濟困難和社會不穩定的風險。
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埃及已經感受到了俄烏衝突給其帶來的經濟壓力。上週,它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財政支持。
據報導,IMF埃及事務負責人Celine Allard表示:“變化迅速的全球環境以及與俄烏衝突帶來的關聯效應,正對包括埃及在內的世界各國構成重要挑戰。”
斯里蘭卡因欠國際債券持有人200多億美元的債務而苦苦掙扎,它也表示將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融援助。
與此同時,由於美聯儲加息推高了償債成本,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財務狀況正在惡化。
據倫敦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非洲國家的債務利率相對於美國國債利率已經上升,其中加納和埃塞俄比亞的息差最大。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G20提出了一項倡議,允許發展中國家通過向近50個國家提供的130億美元基金申請暫停償債。已有三個國家提出申請,但進展緩慢。
對此,Estevao表示:“申請進展流程必須及時改進,以便向需要的國家提供有意義的救濟,目前應對債務危機的全球主要機制並非針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的情況設計的,必須要更新並完善。”
責任編輯:趙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