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洲新風險:通貨膨脹
日期
2010-05-14
華爾街日報 2010年05月14日15:48
歐洲將近1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似乎暫時平抑了主權債務危機。但值此英國及歐元區國家仍試圖化解財政困境之時﹐另一個麻煩或許正在悄然醞釀:歐洲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
儘管歐洲金融市場尚未給出明確警示信號﹐但瑞信(Credit Suisse)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經濟學家都開始擔心通貨膨脹率將出現破壞性的躍升。他們擔心包括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在內的各位歐洲央行高級官員將不會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大力遏制通脹。這種觀點給英鎊及歐元帶來了下行壓力﹐並助推了創紀錄的黃金需求﹐而黃金歷來都是那些擔心現金貶值的投資者尋求的避風港。雖然歐盟為幫助那些深陷危機的歐元區國家拋出了價值7,500億歐元(合9470.9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但週四歐元跌至兌1.2570美元﹐創14個月低點。英鎊兌1.4715美元﹐遠不及年初時的1.61美元﹐而本週黃金創下了每盎司1,243.10美元的紀錄新高。那些財政狀況較好國家的貨幣﹐如瑞士法郎、挪威克朗以及瑞典克朗等受到了投資者如黃金般的熱捧﹐週四瑞士法郎兌歐元漲至紀錄高位。
除了影響投資者對貨幣的信心外﹐通貨膨脹的驟升也會令市場擔心投資收益縮水﹐諸如支付固定利率的債券等。這一問題可能反過來讓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國債收益率﹐目前﹐正有大量歐洲國債需要進行再融資﹐而且外界對債務違約的擔憂情緒明顯升溫。
英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長依然疲軟﹐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過高的風險並非決策者的心頭大患。而且決策者未必那麼不願意看到通貨膨率脹上升﹐因為這將使得現有債務更容易償付。但是眼見歐洲央行官員採取了“溫和”或聽任通脹的措施﹐一些經濟學家仍對此感到憂心。
歐洲央行週一購買了一些狀況不佳的國家的政府債券﹐支持了身處困境的債券市場。而就在幾天前該行還說甚至沒有討論過這一問題﹐此舉令觀察人士頗感意外﹐因為歐洲央行一直是因強硬、反通脹立場而著稱。
雖然美國和英國央行官員已在開印鈔票﹐並買進國債支持倍受沖擊的經濟﹐目前看來歐洲央行在這一方面還是很克制的。不過﹐歐洲央行近期的立場掉轉讓經濟學家感到擔憂﹐並少有地招致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的反對﹐他是接替特里謝成為下任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一候選人。
雖然歐洲央行沒有開始增發鈔票(該行從別處融資以購買債券﹐因此不會造成貨幣供應總量增加)﹐但有人擔心它開動印鈔機只是早晚的事。考慮到德國曾經在上世紀20年代初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當時的情景深深烙印在韋伯等德國銀行官員的腦海中﹐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顯得格外強烈。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菲爾斯(Joachim Fels)本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主權債務危機促使歐洲央行為系統注入更多流動性﹐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居民應會進一步加劇﹐這將推高商品及其他高風險資產的價格﹐並加大全球通脹壓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