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全球經濟悲觀預期濃烈,海外對沖基金却在All In周期
日期
2022-03-21
2022年03月19日 20:09 智通財經網
 

美銀的調查結果顯示,海外對沖基金不僅忽視風險,還忽視通脹。

近期全球風險資產都不太平靜,投資者為了更好的控制風險開始青睞收益更為穩定的避險資產。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海外對沖基金卻在All In週期,對於周期板塊的偏愛達到了多年高位。

這種分歧也在美國銀行周二發佈的數據中得到明顯體現。

在此次調查中,美銀對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萬億美元的341位基金經理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全球經濟樂觀預期達到了2008年7月8日以來的最低點,即雷曼兄弟倒閉前兩個月。

然而面對這種形勢,對沖基金並未因此變得更具「防禦性」。 根據美銀數據顯示,從「週期VS防守」倉位比較來看,由於加大對能源和原材料板塊的持倉,對沖基金目前的倉位處於2015年5月以來最偏向周期的趨勢。

正如美銀分析師Savita Subramanian在最新報告中提及的那樣,儘管市場對全球增長的樂觀情緒減弱,但美國銀行的客戶「似乎並未為衰退做好準備」,她對此表示:

客戶的定位並沒有更具防禦性,事實上,恰恰相反。

Subramanian還認為,對沖基金忽視的不僅是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風險,還有未來的通脹形勢。

雖然市場預計美國通脹率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高位,預計數月後可能會達到兩位數,但是主動型基金經理仍然對此毫無準備。 多頭們減持了11%的美銀支持通脹的股票組合(歷史上從通脹中受益最多的股票),剩餘4%的抗通脹股票。

而週期股板塊中,對沖基金削減了對大宗能源的持倉,並轉向了原材料。 此外,對非必須消費品的持倉增幅最大,同時醫療板塊在防禦性板塊中降幅最大。

在當下通脹高漲的時期,對沖基金對於週期股的偏愛是有一定歷史根據的。

從美銀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復盤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大通脹時代下的資產輪動可以看出,在這個時期的初期,市場最初是看漲實物資產、大宗商品、通貨膨脹保值債券(TIPS)、小盤價值股和新興市場。

然而,短短幾年之後,在1973/4年的大滯脹衝擊中,只有大宗商品持續堅挺。

另外,雖然美銀也警告稱"(對沖基金)這種立場可能會在2022年損害積極性",但是金融博主ZeroHedge卻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

他認為,就算市場已經意識到經濟衰退或將逐步臨近,但是股票之所以沒有被拋售,是因為投資者願意忽略接下來的6-9個月時間,然後快進到美聯儲必須承認要開始實施寬鬆政策以抵禦衰退的那一刻,因此市場關注的是下一次量化寬鬆。

本文選編自「華爾街見聞」,智通財經編輯:秦志洲

 

責任編輯:戚琦琦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