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脹率飆升推動收益率上漲,全球債券市場勢將十多年來首次出現下跌10%的局面。
數據顯示,作為政府與公司債券基準的彭博全球綜合指數已較2021年初的高點下跌約9.9%,是2008年以來該指數較峰值水平出現的最大幅度回撤。
在全球信用市場中,損失尤為嚴重。 根據一項彭博指數,亞洲美元債券已經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約10.5%。
在經歷了數周的資金流出后,整體信用市場也一直顯現惡化的裂痕。 彭博指數顯示,投資級美元公司債與歐元計價公司債的利差今年以來已飆升逾55%,觸及2020年年中以來的最闊水準。
導致全球固定收益市場跌勢加劇的一個事實是,在全球市場動蕩之際,國債作為避險資產提供的保護不足。
固定收益市場的下跌主要反映了全球的通脹壓力,削弱了低收益率債券的吸引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將能源價格推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通脹壓力。
雖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市場動蕩讓央行的選擇變得複雜,但美聯儲勢將在本周啟動加息週期,因為美國面臨著四十年來最高的通脹率。 面對高通(141.29-11.05, -7.25%, )脹,無論是國債還是公司債,債券投資者現在幾乎無處可躲。
"避險債券的表現令人失望,"摩根士丹利(84.72-0.46, -0.54%, )的Matthew Hornbach等研究人員在週六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鑒於央行——甚至歐洲央行——都因通脹上升而變得鷹派,我們認為政府債券作為避險資產不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