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可能是歐洲和美國在俄烏危機中大舉制裁俄羅斯而不可避免的代價......
美國和歐洲的領導人正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
一方面,他們希望積極地利用經濟制裁來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入侵,想要迅速地對俄羅斯施加最大的經濟壓力,以儘快迫使俄羅斯放棄。
而另一方面,歐美國家還需要保護國內的企業和就業市場,盡量減少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以維持民眾對制裁政策的支援率。
儘管高層決策者盡量想在這兩方面平衡,但由於俄烏戰爭持續,歐美領導人面臨著巨大的外交和公眾壓力,想要繼續權衡已經不可能,他們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衰退指標發出警告
早在俄烏衝突升級之前,疫情之後的經濟反彈就已開始放緩,價格上漲正在加速,美聯儲正準備開啟加息週期。 美債收益率曲線逐漸趨平,這表明明年出現經濟週期的中期放緩或末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俄烏危機和隨之而來的制裁加劇了這些趨勢,擾亂了供應鏈,導致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並進一步拉平了收益率曲線。
10年期與2年期美債收益率之差大幅縮窄
要知道,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2020年的疫情引發的是需求方面的衝擊,可以通過降低利率、購買債券、減稅和增加失業救濟來抵消。 但俄烏危機引發的制裁是供給上的衝擊,削減了生產能力,無法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抵消。 更多的購債、減稅或增加政府支出來提振需求只會加劇生產與消費差距,並引發更高的通脹。
這場危機正威脅著關鍵原材料和工業部件在全球範圍內的貿易,從鋁、鎳等金屬到汽車零部件、海運、鐵路貨運都可能受到影響。
當然,最大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石油、天然氣領域和糧食方面。 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而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主要的穀物供應國。
在危機之前,美國能源和食品價格就已達到了50年來的最高水準,而與此同時,工資增長緩慢,給企業和家庭財務帶來壓力。 其中,低收入家庭將受到特別沉重的打擊,因為他們在食品和燃料上的支出比例要高得多,而且改變支出模式的選擇更少。
制裁進一步升級
一開始,美國和歐洲的制裁均將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能源專案排除在外,想要限制自己國內民眾的出行成本。 但問題是,衝突雙方似乎都錯誤地估計了對方的反應,也低估了想要迅速結束衝突所需要做的事情。
對於俄羅斯而言,在制裁使其經濟陷入動蕩之前,它錯誤地判斷了自己迅速取得勝利的能力;而對於歐美國家而言,他們認為漸進式的制裁可以在引起更廣泛的經濟影響前迅速逼迫俄羅斯停止入侵。
而結果是,制裁越來越多,持續的時間比預期更長,進而加劇了經濟混亂。 油價已升至極高的位置,再這樣持續下去,經濟不可能受得了。
隔夜,美國正式宣佈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30.00, 0.00%, )和天然氣,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則相對比較保守,只是表示要逐步減少進口俄羅斯石油及石油產品。
但問題是,美國和歐洲不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完全取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或者在不陷入衰退的情況下承受住油價進一步飆升的後果。 對俄羅斯經濟敞口要大得多的歐洲經濟體面臨陷入低迷的風險更大。
因此,能源分析師John Kemp認為,在未來兩三年內逐步減少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才是合理的,類似於之前對伊朗石油出口的漸進式制裁,這將給歐洲更多的時間從其他國家獲得替代供應,在減少能源價格大幅上行壓力的同時,説明美歐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獲得籌碼。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