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新興市場再遭血洗。在股市方面,亞洲交易時段新興市場股指全面走低,印尼股指跌至兩個月新低。在匯率方面,印度盧比跌至歷史最低點,南非蘭特刷新兩年新低。
在股市方面,印尼股市大跌4.45%,創兩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股指也跌至2個月新低。新加坡股市下滑1.29%至3169.09點,為2017年4月來最低;韓國首爾綜指收跌1%

在外匯方面,印度盧比兌美元跌至歷史最低點(美元兌盧比升至歷史高位),延續第8天的跌幅。今年以來盧比已經下跌了11%。
市場分析稱,投資者對於印度經常性賬戶的擔憂依然存在。澳新銀行亞洲區分析師Koon Goh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稱,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疲弱情緒導致相關波動,"雖然印度的總體經濟基本面與土耳其或阿根廷沒有任何可比性,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資產的興趣似乎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因此,印度將難以吸引足夠的FPI流入來彌補經常賬戶赤字。"

而南非蘭特延續昨日的跌幅,下跌1.65%。今日最新數據顯示,對採購經理人的調查顯示“商業活動急劇下滑”,因為新工作枯竭,而蘭特疲弱推動成本增加,促使企業縮減投入品購買量。南非經濟的疲弱可能延續至三季度。採購經理人指數從7月份的49.3跌至47.2,創2016年4月以來最低數據,同時低於經濟擴張與收縮的分界線50。
昨日數據顯示,受土改問題衝擊,南非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縮0.7%;一季度修正為萎縮2.6%。九年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標誌著其進入技術性衰退。數據引發蘭特昨日單日暴跌2%。

本輪的新興市場危機始於之前土阿危機,華爾街見聞會員專享文章《阿根廷終於也開始“絕命緊縮”了 20年前的悲劇正在一幕幕重演》中提到, 阿根廷和土耳其市場近期暴跌,引發了投資者對其他存在經常賬戶赤字的新興市場的擔憂。
但從歷史角度,本輪下跌與之前歷次新興市場危機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資管公司Narrow Road Capital分析師Jonathan Rochford 認為,真正問題源頭始於全球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流動性上的充裕以及受到抑制的利率引發的全球借貸狂潮。但隨著美國貨幣政策正在正常化(量化緊縮和加息),歐洲正在減少量化寬鬆的政策,全球的流動性正在減少。
主要危機國的特點也是相似的:外匯儲備有限,通貨膨脹數據高漲,預算赤字嚴重,同時伴隨大量的外幣債務。伴隨著新一輪的升息的週期,這種之前看似無害的特徵的問題現在被無限的放大。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開通華爾街見聞金卡會員,即刻獲取金融市場體系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