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WEEX一起交易APP,更多大玩家精彩內容以及最新鮮熱辣的投行內幕單,請關注匯眼消息公眾號(微信ID:huiyanxiaoxi)
當十年長牛遭遇中期選舉,9月的美股還能撐得住嗎?
從歷史數據來看,美股在9月通常面臨“四座大山”,中期選舉年表現往往更差。而在今年內憂外患雙重夾擊之下,美股面臨的情況可能更糟。對此,投資者應當如何應對?
多位分析師指出,投資者可對小盤股和可選消費品股票多加關注,策略方面,野村提出動量交易策略可能是個不錯的機會。
四座大山壓頂,9月的美股又要涼涼了?
先來看幾張圖,以史為鑑,對於美股而言,9月似乎是個“魔咒”,中期選舉年份尤甚。
(1900年以來,以十年為單位統計,美股在9月的表現經常墊底,但1911-1920年除外。圖片來源於HulbertRating.com)
(1971年以來,美股三大股指在各月平均表現,只有在9月三大股指回報率均為負數。圖片來源於Dow Jones Market Data)
下圖為1950年以來,每逢中期選舉年份,道瓊斯、標普500、納斯達克(僅統計1974年以來數據)以及羅素1000、羅素200指數(二者均統計了1982年以來數據)的表現。
據《股票交易員年鑑(Stock Trader's Almanac)》作者、Probabilities Fund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Jeffrey Hirsch統計,在過去17個中期選舉年的9月,道指有11次出現下跌,標普500指數則有9次出現下跌。
(圖片來源於Jeffrey Hirsch)
一般而言,美股在9月的弱勢可歸咎於季節性因素。在分析師Mark Hulbert看來,9月的美股往往面臨這四座大山:
1、夏日假期過後,投資者往往傾向於賣出股票。
2、美版勞動節(9月3日)過後,增加的交易量以做空股票為主。
3、許多共同基金的財年於9月30日結束,不少機構可能在當月“粉飾賬目“。
4、為支付子女在私立學校或大學高昂的學費,投資者不得不拋售股票。
今年的情況則有些特殊,除了中期選舉和“9月魔咒”,美股還面臨更多壓力。
國內方面,首先,美聯儲在9月升息幾乎“板上釘釘”,市場對12月加息的預期也日漸升溫,Informa Financial Intelligence的首席宏觀策略師David Ader指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年會上的表現並不像有些觀點認為的那樣溫和。
其次,美總統鬧得轟轟烈烈的“白宮風雲”也對美股乃至美經濟前景造成壓力。
海外因素對美股的壓力同樣不容忽視,從新興市場動盪到意大利債務問題,從NAFTA協商到伊朗石油制裁,全球緊張局勢日漸加劇。
此外,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也對9月的美股構成風險,如果該曲線反轉,可能是衰退的信號。
DWS美洲CIO David Bianco預計,今年秋季將出現股票拋售潮,股市可能出現5-9%的跌幅,情況還可能更糟糕。
9月這麼不省心,投資者如何應對?
Hirsch表示,近些年來,在美版勞動節前夕,小盤股開始跑贏大盤股,且優異表現越發明顯,“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散戶投資者開始在夏日假期過後重返工作,並且開始尋找一些相對便宜的股票。”
(1979年7月1日-2018年8月17日,羅素2000/羅素1000指數的一年期季節性特徵。圖片來源於Jeffrey Hirsch)
不過,對於小盤股走勢而言,9月中旬似乎是一道難以踰越的“鴻溝”。Hirsch提醒稱,在該時點附近,小盤股的優勢開始消退。
投資研究公司Zacks觀點與Hirsch相似,認為小盤股在利率攀升的環境中表現更佳。而且,經濟數據可能超出預期,這也將支持小盤股的表現。
Zacks表示,隨著經濟上行,勞動力市場越發強勁,且利率溫和攀升,這種環境將利好可選消費品股票。
野村證券分析師Charlie McElligott在近期的報告中表示,對於美股投資者而言,9月是個不錯的機會,1984年以來,9月在1年期動量策略下的表現為全年次佳水平。
McElligott指出,由於不少共同基金財年在9月進入尾聲,這反過來會引發大規模的“稅務損失”拋售,也可能令機構投資者們拋棄“輸家”的股票,此外,基金經理們會通過增持“贏家“股票,令外界相信他們他們捕捉到了alpha,並在當季挖掘到了正確的股票。
下圖為野村推薦的做多和做空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