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貝萊德:經濟穩健,為什麼市場表現得好像衰退就要來了?
日期
2018-08-27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 曹澤熙
 
2018-08-25 15:54
全球市場出現不穩定因素,美國經濟增長也難有超預期表現,再加上貿易爭端等因素,貝萊德認為,現在開始轉向防守,並非不可理喻。

如果不看宏觀數據,只是看近來全球股市和債市的表現,投資者會覺得,全球市場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也趨向謹慎。

在過去三個月中,美國和德國國債收益率大約下滑30個基點,工業金屬價格大跌,包括醫療保險和必需消費品在內的防禦型部門則遠比週期類表現要好。

可是,從宏觀來看,美國經濟活動穩健二強勁。二季度,美國GDP增速為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居民消費正在大幅增長,工業產出也在逐步恢復。此外,市場信心正處於高位,受益於減稅和財政擴張,市場普遍預計美國經濟下半年依然有良好表現。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經濟欣欣向榮中,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卻如同在經濟蕭條時一般謹慎?

貝萊德指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美國之外很多地區經濟出現疲態。

在土耳其和阿根廷,經濟正陷入僵局。實際上,除了這些國家之外,一些更大的經濟體如歐盟,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全球經濟增速在今年3月達到峰值後就一直趨緩。

第二,現實和預期其實一直有一定差距。

儘管很多國家經濟增長強勁,但即便在最近表現最突出的美國,經濟增速也沒有明顯高於預期多少。衡量經濟數據和預期關係的經濟驚喜指數最近在美國實際上出現了下滑,在美國之外的很多地方,則出現了負值,即經濟數據不如預期的情況。

 
第三,在一些領域,經濟已經亮起了黃燈。

 

貝萊德認為,儘管美國經濟增長不錯,但是已經有一些領域出現了警告信息。最明顯的就是貿易爭端。提高關稅和貿易緊張的短期影響並不明顯,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貿易爭端將會在多大程度上拖累美國經濟增長。

除了貿易議題之外,美國的房價也在下降,以及製造業可能已經到達高峰。

從製造業來看,通常被視作製造業領先指標的ISM新訂單已經在去年12月達到峰值。貝萊德認為,ISM新訂單放緩,可能不僅僅是中期的週期性回調,也可能是長週期的回調。

除了上述三個信號,貝萊德指出,現在還有一系列的指標顯示,在未來6到12個月中,將會出現經濟回調。最近的經濟走弱主要是美國之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疲軟以及市場對貿易爭端的恐懼造成的。貝萊德稱,現在看到這些警告信號並進入防禦模式,並非不可理喻。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