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股票市場下跌0.2%就會引發央行托市的傳說嗎?至少這在日本是成立的:近年來,每當日本東證指數下跌超過0.2%,日本央行便會介入買入ETF,防止可能出現的崩盤。
但事件正在起變化,“渡邊太太”和其他日股投資者現在變得越來越緊張,日本央行最近似乎對股市的下跌開始無動於衷了。路透消息稱,日本央行可能正在通過減少對市場的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來實現“隱形的撤出”。
本週,日本央行保持出奇的平靜。指數下跌0.4%仍然沒有買入股票。這與之前下跌0.2%即買入的模式截然不同。
可以確定的一點,日本央行已經債券市場進行了“秘密緊縮”。在過去的一年裡,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漸逐步減少購買政府債券。在過去的2年裡,雖然日本央行聲稱其政府債券持有量每年增加80萬億日元(7220億美元),但事實上,其過去12月的購買均值僅僅為央行目標的一半。

股票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舉措,在7月31日的政策決定中,日本央行表示“可能根據市場情況增加或者減少股票的購買量”。
然後央行就一直在減少購買量了。
自從上次會議後,日本央行僅僅在8月10和13日,2日內買入了ETF,當日東證指數分別下跌了0.6%和1.7%。而其他下跌超過0.2%日子裡,央行都沒有介入市場。
NLI研究所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表示,“這不是一個警報,而是一個燙手紅色的警報。”
目前尚不清楚日本央行是否出現反覆:之前4、5月間其試圖改變對股票市場提供支持的不成文規定,但在5月底又回到之前的政策。
現在的風險在於,一旦出現拋盤而央行依然不介入,投資者可能會恐慌性大量清算,加速崩盤。
一個數字是值得關注的:日本央行上半年已經購買了3.5萬億日元的股票,超過了其全年6萬億日元目標的一半,這意味著下半年的購買必然會減少。同時自2013年以來,日本央行已經購買了近20萬億日元的日本股票,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買家。
市場開始擔心,在“爆買”這麼多年後,日本央行如果真的減少購買,那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
金融博客ZeroHedge認為雖然減少市場干預不太可能對通脹產生實際影響,但對股市支持的大幅減少可能會減少對日股的支撐,引發股市大規模拋盤,隨後略微加強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