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財報季中,美股的走勢尤其地“上躥下跳”。從Facebook和推特的創紀錄暴跌20%到蘋果的大漲5%,本次財報季以來,個股對業績的首日反應比至少兩年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
根據高盛策略師John Marshall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在財報日首日,已經公佈財報的標普500指數中的252只股票平均波幅達到3.9%,高於過去八個季度的平均值3.2%,也高於過去四個季度的平均值3.3%。“這不是你的幻覺,個股在財報首日波動異常之大。”
而整體來看,在財報公佈之後,股價震盪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大幅度:財報日股價平均波幅達到4.1%,比過去15年的長期平均值2.4%要高出50%以上。
而對於美股財報日股價大震盪的原因,Marshall表示,是因為預測不準。
強勁的經濟環境和加速的通脹趨勢降低了公司管理團隊和分析師對盈利的能見度,使預測變得比往常更難。這增加了出現意外的情形,從而導致股價波動加劇。
除了預測不準之外,彭博社分析指出,股價大震盪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在第二季度以四年來最快速度擴張,同時全球貿易戰風險仍在逐步增加。
本輪財報季已經到了中段,已公佈業績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超過80%好於預期。如果這個表現持續下去,將是自1993年彭博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前所未有的。
不過,雖然財報總體向好,股價漲幅卻十分有限。根據彭博社統計的數據,反觀財報公佈次日,平均而言,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在財報公佈的次日僅上漲0.6%,已經公佈財報的標普500指數中的252只股票中有55%上漲。其中,工業企業表現最佳,整體平均上漲2.5%。科技股和電信股跌幅最大,平均下跌1.1%。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