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三,Facebook公佈財報不及預期,盤後暴跌24%,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並拖累科技股盤後集體下挫。週四,Facebook市值縮水大約1200億美元,跌幅達19%,報收176.26美元,成為該公司上市後“最慘的一天”。
但是,這還不是美股市場最慘淡的一天。本週一,推特領跌科技股,納指收跌逾百點。紐交所FANG指數盤中一度跌至修正區間,較6月紀錄高點下跌10%。
華爾街依然對FANG抱有信心
儘管如此,華爾街似乎並沒有完全喪失對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rian Nowak將Facebook的目標價由215美元下調至185美元,但並未下調評級。RBC資本的Mark Mahaney則將目標價從250美元下調至225美元,但他同時認為目前是買入Facebook股票的“好時機”。
另外兩家投行則下調了對Facebook的評級。UBS的分析師Eric Sheridan將該公司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Aaron Kessler則將這家社交媒體巨頭的評級從“強烈推薦”下調到“跑贏大市”。
華爾街對包括包括Facebook在內的FANG科技巨頭依然抱有信心還體現在做多FANG和BAT已經是最擁擠的交易。根據美銀美林對機構投者的調查(231名被調查者管理著總計6630億美元的資產),做多中美科技巨頭的“FANG+BAT"依然是市場上最為擁擠的交易,這一擁擠程度僅次於2015年做多美元的交易。
科技巨頭回調或難以避免
儘管市場依然看好科技巨頭,但是Facebook短時間內的暴跌依然讓投資者心有餘悸。
瑞信分析師Mandy Xu在最新報告中稱,其統計的對沖基金客戶持倉數據顯示,在遭遇Facebook上週的暴跌之後,資管經理們目前仍未明顯減少科技股持倉,科技以及網絡零售企業股票在他們的美國市場淨多頭倉位中的佔比達50%,“擁擠是一個關鍵問題。”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ike Wilson在週一的報告中也指出,投資者應該迴避估值高企的科技板塊,轉向低估值股票,因為美股可能要迎來2月以來最大的一次回調。Wilson寫到:
拋售剛剛開始。
如果一個資產組合的重心是科技股、可選消費和小市值股票,那麼很可能會遭受更大的衝擊。
一些投資者開始轉向股票期貨來對衝風險。如芝商所提供的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貨等產品同FANG等科技股高度相關,但是卻能在股票波動較大的時期緩解事件和盈利風險,形成有效的對沖工具,但同時也能幫助投資者維持持有股票頭寸。
對投資者來說,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貨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還在於其成本優勢。經芝商所測算,鑑於建立頭寸所必須的交易數量和規模,使用單個股票的執行成本比使用期貨頭寸要高得多;同樣,在佣金成本上,股票交易的佣金所佔的執行成本可能明顯高於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貨。
此外,鑑於FANG等股價已經相當高,如要確定頭寸,需要的總資金將超過10萬美元,同時法規規定標準保證金賬戶要求的保證金數額為總資金的50%,因此,投資者需要確保能夠動用的保證金賬戶至少有56659.8美元的現金才能持有這一頭寸。與之相比,持有期貨頭寸所需的資金規模要小得多,據芝商所研報顯示,僅僅約為4200美元。
資料來源:芝商所研究報告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