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財報季剛剛過去兩週,目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已有53%的企業披露了2018年二季報。根據財報,83%的企業披露的EPS都超過預期,如果這一趨勢持續到2018財年結束,美股超預期財報數佔比將創下有統計以來(2008年三季度開始)最高。
根據FactSet的統計數據,美國企業披露的利潤數據平均高出預期水平2.5%(不過預期值依然低於五年平均水平)。收入方面,相比於五年平均水平,越來越多企業(73%)發佈超預期的營收數據,平均高出預期水平0.9%。
本週披露的財報中,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速為9.3%,略高於上週披露的企業——9.0%的收入同比增速。衛生醫療、信息技術和工業板塊的貢獻佔比最大。雖然所有11個行業公佈的收入都錄得同比增長,但能源、原材料、信息技術和房地產這四個行業的同比收入達到兩位數增速。
僅從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財報數據看,很容易得出標普500指數自靚麗的華爾街大行財報數據披露以來已經飆漲了兩週這一結論。然而現實是”骨感“的,下圖顯示,標普500指數漲幅不及此前披露創紀錄財報季時的一半。
歸結下來,原因很簡單——科技股的拖累。以”FANG“為首的響噹噹的科技公司前景令人失望。
儘管淨利潤飆漲600%,但由於訂閱者數據不佳及,奈飛股價下跌10%;
Facebook二季度EPS、營收和活躍用戶等關鍵指標均較一季度增長放緩;營收三年來首次遜於預期;日活用戶環比增速創新低,歐洲用戶至少兩年來首次負增長,北美用戶增長停滯;扎克伯格預計下半年營收繼續放緩。財報和電話會披露後,Facebook股價大跌20%,遭遇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縮水近1500億美元;
儘管營收超預期,但備受關注的數據中心業務表現不及預期,拖累英特爾股價暴跌近10%,市值縮水近200億美元;
推特二季度月度活躍用戶數不及預期,且可能會進一步下降,財報披露後,推特股價暴跌逾20%,創下201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顯然,市場傳遞的信息很簡單——僅僅是財報超出華爾街預期已經不夠了。根據統計,儘管36家科技公司中,只有1家財報不及分析師預期,但這些公司股價在財報公佈後的5個交易日裡平均跌了3.5%,相比之下所有標普500成分股同期只漲了0.9%。
換句話說,雖然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普漲,但對引領美股邁入長達9年牛市的軟件和互聯網巨頭們而言,“預期的壓力正在顯形”。
也許投資者失望的最大驅動因素在於,至少迄今為止科技巨頭們並未能擔負起“新的責任和期許”,從停滯不前的增長期轉型進入更為成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