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WEEX一起交易,更多大玩家精彩內容以及最新鮮熱辣的投行內幕單,請點此添加匯眼消息公眾號(微信ID:huiyanxiaoxi)
二季度美GDP數據即將出爐,這個國家的經濟潛在長期增速究竟是多少?
EPB宏觀研究創始人Eric Basmajian日前在報告中分析稱,近期美經濟的發展趨勢令人擔憂,當前的結構性潛在長期增速約為2%,而鑑於人口增長放緩,債務增加,且生產率增速下滑,長期GDP增長正在走下坡路。
Basmajian預計,實際增長處於長期下行趨勢中,將出現週期性起伏。他曾就職於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並在量化對沖基金Panorama Partners擔任分析師。
Basmajian首先指出,在討論經濟潛在增長率時,區分短期週期性增長和長期結構性增長至關重要,儘管在分析經濟基本面時各季度的GDP數據都不容小覷,但對結構性趨勢的基本觀點更為關鍵。
他解讀稱,從技術角度分析,如果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將按季度增長超4%,這意味著,在三個月中,經濟增速超4%的局面能夠持續12個月。
長期GDP增長的影響因素
“長期GDP增長的極限,即未來10年、20年和30年間的GDP增長,將取決於人口增長率,具體而言,即勞動力增長率和新工人的生產率,”Basmajian表示,鑑於人口增長放緩,債務增加,且生產率增速下滑,長期GDP增長正在走下坡路: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人口增長一直在穩步下降。10年年化人口增長率一度超過1.8%,這推動美經濟增長率持續超過4%。
過去10年中,美人口增速為0.76%,而更糟糕的是,處於工作年齡人口的增長率僅為0.52%。
如果10年內新增工人數量為零,且現有工人的生產率每年增加1%,長期來看,經濟增長將難以超出1%的水平。
在勞動力增長率僅為0.5%且處於下降通道的情況下,為了改善結構性的長期增長,生產率增速必須上揚以彌補這一缺陷。
生產率增長方面也不容樂觀,過去十年間,生產率增速僅為1.25%,背後則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錯誤,以及債務水平和付息水平的攀升。
總的人口趨勢增速約為0.7%,生產率增速為1.25%,總體而言,美經濟的持續增速最大值達到1.95%。
儘管美經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表現亮眼,但近期的趨勢令人擔憂。個中原因,Basmajian認為,可以歸咎於過度監管、高稅收、移民法和貨幣政策,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債務堆積:
過剩的債務水平壓制了趨勢增長。當債務達到極端水平時,效果變得非線性。鑑於當前債務達到極端水平,增長一直低於趨勢。
週期性因素與利率
2010年以來,美經濟遭遇了三次明顯放緩和四次顯著加速,Basmajian表示:
從短期和長期經濟週期來分析長期利率極具意義。長期利率跟蹤的是經濟增長趨勢。從結構性角度而言,長期經濟增長上限約為2%,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字可能繼續走低。考慮到如果GDP增長沒有明顯提升,利率將不會大幅上升,所以長期利率將隨之受到壓制。
短期來看,經濟增長的週期性激增能夠短暫推升利率,而經濟增長的週期性下滑將導致利率降符合當前長期增長率的水平之下。
分析師普遍認為利率應當走高,但Basmajian並不認同這一點,稱這一觀點忽略了經濟長期增速的下滑。
結論
Basmajian總結稱,美經濟當前的結構性潛在長期增速約為2%,而受人口狀況、生產力以及債務因素的影響,前述增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如果想要改善長期增速,需要竭力提升生產力增速或是勞動力增速,”Basmajian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