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來,美股小盤股表現持續亮眼,羅素2000指數徘徊於歷史高位。年初至今,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約4%,而羅素2000指數累計漲幅近10%。
不過,小盤股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頭了,貝萊德ETF投資策略主管Christopher Dhanraj本月稍早撰文提醒了小盤股面臨的風險,表示小盤股的“好日子”可能屈指可數:
從歷史上來看,在經濟週期的初始擴張階段,小盤股表現已經超過大盤股,這可以歸功於前者對經濟增長反彈和低利率的高度敏感性。然而,隨著經濟增長逆轉和金融狀況收緊,小盤股在經濟衰退中往往表現不佳——尤其是在債務槓桿水平較高的情況下。
雖然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不會出現經濟衰退,但我們確實認為當前正處於擴張的後期階段。
針對美股小盤股在今年的表現為何優於大盤和中盤股,Dhanraj給出了三大理由,財政政策、美經濟穩健增長,以及美元上漲都推動了小盤股的表現。
Dhanraj首先在文中提出,稅改政策是小盤股漲勢喜人的原因之一:
與大型公司相比,小盤股公司更傾向於從國內獲得較大比例的收入。因此,他們支付的公司稅率約為32%,而大公司則為28%。
在Dhanraj看來,小盤股表現優異也受益於美經濟穩健增長:
小盤股公司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敏感度幾乎是大型股公司的兩倍,而且對海外經濟的敏感性要低得多。由於國內經濟數據依然強勁,而歐洲數據大幅走軟,這種相對國內偏好提振了美股小盤股的表現。
Dhanraj在文中表示,走強的美元也是小盤股表現亮眼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與大公司相比,小盤股公司較少受到國外市場和匯率波動的影響。4月以來,美元兌一籃子外匯匯率已上漲超過5%。這導致相對外匯疲軟,削弱了大型公司的海外利潤,引發這些公司的業績和股票估值下降。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由於美元走強,小盤股公司的進口原材料投入成本較低。
此外,併購活動也促進了小盤股的表現。
實際上,財經網站Topdown Charts的研究主管Callum Thomas此前也注意到了小盤股的估值問題。
Thomas認為,截至6月底,美股小盤股的估值處於極端水平,建議投資者予以關注,“似乎每個人在去年都在擔憂估值水平,但今年以來,這一擔憂似乎已經被其他政策或政經局面的發展進程所取代。”
資料來源:https://weexcn.com/articles/3366792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並非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並加上本站鏈接,本網站將保留所有法律權益。 點此查看網站完整聲明。版權採用 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 使用3.0未本地化版本許可協議 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