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股市經曆數月深度調整後出現反彈,外資加碼A股的跡象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過去一週內,外資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北上淨流入A股分別超過50億元和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開始,外資早已加速入場,4月-6月份淨流入資金量合計超過1000億元。
那麼,頂尖的外資機構如何看下半年中國股債市場走向?哪些行業的投資價值凸顯?
富達國際:短期看好銀行保險
華爾街見聞獨家連線了富達國際股票基金經理周文群,她表示,市場經歷了大幅度估值修正,基本消化了貿易戰和去槓桿帶來的影響,因此A股正在築底。
“我長期看好消費、醫療和高端製造。經歷此次估值修復後,我短期內看好保險、銀行和材料板塊。”她對華爾街見聞說道。
貝萊德透露三大超配板塊
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Helen Zhu)對華爾街見聞表達了非常樂觀的判斷,“中國股市核心驅動因素並非經濟增速,而是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長只是推進改革的基礎因素。結構性改革將逐漸優化經濟結構,去槓桿、供給側改革、環保政策、價格改革、金融進一步開放等改革措施正重塑中國股市的變量。未來兩年的大背景是政策基調變化抵消貿易摩擦負面影響,以及推進改革並保持經濟增速,短期內市場波動或信心喪失反而是一大機會。”
對於行業選擇,她還透露,偏好受惠於結構性改革且盈利好、估值合理的行業。超配金融、材料和能源板塊,低配置的行業是醫療、IT和房地產。
此外,朱悅接受華爾街見聞連線時,還從以下四大角度分析了中國經濟基本面:
1、宏觀數據依然強勁,今年GDP增速可達到政府6.5%左右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信心和出口數據強勁,足以抵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放緩。
2、2017年以來,政府去槓桿和防範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背景下,信貸增速有所放緩。雖然去年以來總體槓桿率較為穩定,但真正的金融去槓桿會貫穿未來2-3年。
3、近期市場高度關注貿易摩擦和去槓桿對經濟增速的影響。我們認為貿易關稅的波及面並不會惡化,同時看到近期中國國內政策基調的調整,有望出現更多的政策調整。因此,下半年經濟基本面將強於當前市場預期。
4、預計政策基調將有所放鬆,包括財政擴張政策將陸續出現,包括基建項目重新上馬、減稅、推出更多環保項目等;支持各類形式的消費,涉及機動車、非必需消費品、境外消費回流等;可持續性地增加信貸投放,包括減少影子銀行、降准、增加地方地方債發行等。但要注意,房地產政策不會放鬆。
債市投資機會顯現
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黃嘉誠對華爾街見聞表示,中國債市正受到四大因素影響,包括金融去槓桿節奏、經濟基本面、監管風險(資管新規、銀保監會政策)以及貨幣政策。
“雖然我們對下半年債市持謹慎態度,但貿易摩擦和去槓桿因素導致信用利差擴大,這裡存在一定投資機會。2018年上半年在岸久期已經成為對總回報貢獻很大的因素,並且這將在下半年繼續得到佐證。下半年許多民企的流動性依然趨緊,我們預計非系統性風險將會升高。該背景下,信用債的甄別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