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需求強勁的支撐下,美國5月工廠訂單脫離近六年低位,但企業對設備的開支還是呈放緩態勢。疊加勞動力短缺和美國關稅政策更改,前景不容過分樂觀。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5月耐用品訂單終值環比降幅0.4%,略好於預期的降幅0.5%和初值降幅0.6%。但2月和3月時這一數值曾達到環比漲幅3.5%和2.7%,5月數值也是自2016年6月以來,美國耐用品訂單連續兩個月出現下跌。
扣除飛機的非國防核心資本耐用品訂單終值為環比漲幅0.3%,好於初值的跌幅0.2%,表明企業支出回暖。核心資本耐用品出貨量算入GDP,5月為環比漲0.2%,好於初值的跌幅0.1%,但弱於4月的漲幅0.8%。這一數值去年下半年曾達到兩位數增幅,代表今年的商業設備開支放緩。
另外,5月扣除運輸類的美國耐用品訂單終值環比持平,好於初值的降幅0.3%。
同期發佈的美國5月工廠訂單環比漲幅0.4%,好於預期的0%,4月前值從降幅0.8%小幅上修至降幅0.4%,但修正前曾創2012年以來最差的4月表現。據金融博客Zerohedge,5月工廠訂單同比漲幅9.2%,創2017年6月以來最高。

(上圖來自金融博客Zerohedge)
扣除運輸的核心工廠訂單環比漲0.7%,4月前值也由環比漲幅0.4%上修為0.9%。但金融博客Zerohedge發現,排除國防的新訂單環比下跌0.1%,國防用飛機和零部件訂單卻暴漲21.1%,表明“戰爭開支”拯救了5月美國工廠訂單,不算是好信號。

(上圖來自金融博客Zerohedge)
分項數據來看,對交通運輸設備的訂單跌1.1%,主要被波動較大的商用飛機訂單下跌7%拖累。機動車訂單微漲0.3%;機械訂單漲1.2%,延續了4月的漲幅,主要得益於工業用機械訂單跳漲8.9%。但採礦和油氣田設備訂單下跌3.9%,電氣設備、家用電器和電腦訂單都呈回落。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6月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升破60,是僅次於今年2月的2004年以來第二高水平,顯示製造業連續22個月擴張。但對於關稅影響企業活動及未來將繼續影響業務,受訪製造商有“壓倒性的”擔憂。
美元指數在數據發佈後變動不大,延續盤初的弱勢跌幅。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