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上半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十分糟糕的半年。
隨著"全球同步復甦"論調的破滅,全球宏觀經濟意外指數以最快速度跌至2012年來的最低水平。全球各種資產也大量“出血”,損失慘重。
股票市場
自1月達到峰值以來,全球股市已經損失了近10萬億美元。

首先是中國上證綜指遭遇了自2010年來的最糟糕開局。

其次,隨著貿易戰打擊了大型出口經濟國,上半年的歐洲股市雖然漲跌不一,但德國DAX指數成為了其中最大的輸家。

德國銀行股指更是再次接近30年前的最低值。

美國股市方面,標普指數在過去24小時內的反彈,將美國主要股指從今年的最差開局中擺脫出來。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股市的波動性已與往年大不相同。

科技股的表現再次超過了金融類股。

但銀行股則是在2018年上半年經歷了一次大屠殺。

債券市場
全球債券市場經歷了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最糟糕的季度後,回到一個有趣的支撐/阻力區域。

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均有所上升。

但在6月的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和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卻出現了整體下降,這也標誌著收益率曲線正在崩潰。


而高收益債券也遭遇了自2013年以來最差的開局,表現明顯次於股票。

然而真正崩潰的是投資級債券。

貨幣市場
美元指數在今年第二季度上漲了5% ,這是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漲幅,並打破了此前五個季度的連續下滑趨勢。

但美元的升值,也造成了人民幣的連續下跌。6月也成為了自2015年8月以來離岸人民幣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

其它的新興市場貨幣也損傷慘重。

阿根廷比索的大幅貶值,更是導致其成為了世界上除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外最糟糕的貨幣。

而數字貨幣方面,瑞波幣是2018年上半年的最大輸家,目前其下跌幅度已超過了70%。

雖然在這個星期,比特幣的表現明顯好於其他數字貨幣,但仍然無法阻止其在第二個季度的連續下跌。


大宗商品
今年6月是WTI原油在過去兩年內表現最好的一個月。

並且連續四個季度的上漲,也讓WTI原油價格達到了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黃金和白銀在今年的表現卻是自2013年以來最糟糕的。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聰明資金”更是加快了其退出股票市場的速度。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