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2日16點29分,20點更新夜盤行情,3日更新夜盤走勢、分析人士觀點。
在上週五迎來久違的上漲後,人民幣本週一重新走弱。
北京時間7月2日本週一16點15分左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67關口,日內跌超3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當天官方收盤價跌破6.66關口,收報6.6490,創去年10月27日以來新低,較上日官方收盤價跌244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285點。
夜盤時段,人民幣繼續下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68關口,將近20點時一度跌至6.6871,創去年10月來新低,日內跌超500點,後還曾短線跌破6.69。
北京時間3日4點59分, 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報6.6861元,較上週五紐約尾盤跌511點,盤中整體交投於6.6270-6.6954元區間。


上週五,在經歷連續多日下跌後,人民幣匯率終於迎來久違的反彈。當日在岸人民幣日內一度漲逾300點,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當日報6.6246,較上日官方收盤價漲4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12點。
本週一上午公佈的中間價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157,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6166上調9點,結束此前八連降的態勢,但隨後在岸與離岸人民幣依然繼續下行。
對於人民幣的貶值,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為,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由基本面與預期因素決定的,而非中國央行主動實施的貶值策略。
張明稱,進入2018年以來,由於市場上出現了人民幣兌美元的雙向波動預期,有關證據顯示,中國央行的確降低了對外匯市場的日常幹預,甚至降低了逆週期因子的使用頻率。與2017年的常態化干預相比,這無異是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一種進步。
在當前國內外環境下,既然基本面因素推動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既然貶值目前有利於穩定宏觀經濟增長與出口增速、既然貶值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結果(這讓美國政府無法指責中國央行在操縱匯率),那麼,適當的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如何演進,張明表示,如果美元指數未來能夠穩定在95上下、美元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升值過程基本結束、中美貿易摩擦最終以比較平和的方式達成和解、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已經觸底、中國經濟增速的下行過程即將企穩,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難以出現顯著下跌,有望穩定在6.7上下。
反之,如果國際國內因素出現一系列不利變化,張明表示,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可能進一步下跌。不過即使在這種情形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內跌破7的概率,目前看來依然較小。
中金梁紅團隊也認為,本輪貶值應該是源於市場自發動力,而並非政策有意為之。不過鑑於經濟基本面仍然是人民幣匯率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目前政策亟需更快、更有力的調整,以扭轉金融條件快速緊縮、增長預期明顯走弱的趨勢。
反之,梁紅團隊表示,如果政策調整過於滯後或乏力,市場對於人民幣情緒繼續惡化會增加貨幣政策調整的被動性和複雜性——而進一步講,放任人民幣貶值可能得不償失。
海外分析人士則是將人民幣下跌的著眼點放在宏觀面。
牛津大學商學院所成立顧問機構Oxford Economics的亞洲經濟研究負責人Louis Kuijs認為,人民幣走軟反映出,在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情緒低迷和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市場承受了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最近公佈的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加重了上述市場擔憂。本週一公佈的中國6月財新PMI指數環比微降。此後高盛分析師Maggie Wei 點評認為,財新PMI和官方PMI都預示著製造業增長放緩。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張家偉、廖志鴻、李丹。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