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降准後銀行股為何大跌?央媽救急不救窮
日期
2018-06-26
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
 
來源: 華創證券張明
 
2018-06-25 20:57
華創證券張明認為,社融增速恢復是銀行估值修復的充要條件,央行保持“救急不救窮"的態度,社融增速恐怕持續下行,社融降則投資降,企業資產負債表問題捲土重來,銀行板塊下跌不足奇怪。

*本文作者張明,來自華創證券,原文標題《降准後大跌點評:央媽救急不救窮》*

事件

週末央行降准0.5%,若干市場人士解讀為超預期利好,週一市場中跌,銀行作為直接的相關板塊下跌2%,地產板塊下跌3%。

 從易綱行長的講話談起

6月19日,A股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易綱行長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掛在央行網站上。

第一、 金融市場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

第二、 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外貿依存度低,貿易戰影響可控。

第三、 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全文三個意思:1、經濟還不錯(韌性強),2、去槓桿這事情沒有停(把握好去槓桿節奏)3、金融市場不能因為流動性問題崩(守住XXXX底線)。這個鍋,央行不背。

三個市場:資金市場、資本市場與借貸市場

我們把金融分為三個個市場,資金市場、資本市場與借貸市場(前兩者就是金融市場)。

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是資金市場與借貸市場。其傳導模式為:央行與金融機構是資金市場的主體,金融機構與企業(實體經濟)是借貸市場的主體。

央行對金融的調控有兩條線,1、資金市場利率,通過資金市場利率引導借貸市場利率(這個利率理解為借貸市場的無風險利率),2、貨幣供應量(也可以叫貨幣政策),決定了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決定了社融總量,在借貸無風險利率一定的條件下,社融量與信用利差呈反比關係。

 

 

 

實踐來看,金融市場利率約領先借貸市場利率三個月,清晰的可以看出傳導性。

 

 

 

(本圖的國債收益率為時點值,做了6個月向右平移)

貨幣政策的傳導從歷史經驗上看並不突出,因為通常央行維持了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社融增速相對穩定。加上我國特殊的國企、地方政府的信用加成,信用利差實際上是被扭曲偏低的。

 

 

 

何為去槓桿,何為系統性金融風險

去槓桿,通常是指非金融部門去槓桿,更狹義的講是非金融企業去槓桿,是一個資產負債表(增速)收縮的過程。央行的提法“結構性去槓桿”就更有意思了,去槓桿本身有結構調節的功能,怎麼實現這個一箭雙鵰?信用利差,信用利差高企,信用相對較差的企業扛不住融資成本,就被去槓桿了。借貸市場的信用利差是要靠資金市場的總量調節來實現的,寬鬆貨幣下阿貓阿狗都能借到錢,還談什麼結構性去槓桿?

所以看易綱行長的意思,結構性去槓桿要持續推進,借貸市場要維持偏緊,貨幣供應量不宜保持14-17年的增速。易綱行長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指什麼呢?借貸市場麼?2季度產出數據很好,6月18日央行負責人又表示“債券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流動性收緊造成的盲目負債(期限錯配嚴重)的企業出現風險是去槓桿的題中之義。那麼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針對應該是資金市場與資本市場,資金市場運行平穩,股市持續下跌危及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能力,當然是要托底干預的咯(都是情緒嘛畢竟)。

 

 

 

降准與擴表的力度

6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了5500億,(6月有半年MPA考核因素,2017年同期投放4400),降准普遍預計會釋放7000億的資金(且在短期再次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很低了)。

那麼,社融缺口是多少呢?如果5月的社融同比達到17年同期相同的水平(同比13%),5月社融餘額應該比實際值高4萬億。本次降准如果以恢復社融增速為目的,50個點顯然是不夠的。

在週日消息出來的時候我就認為,這是低於我的預期,央行的降准並不改緊縮取向,保持資金市場充沛,抑制資本市場的波動(預期管理+甩鍋)。

資金市場與借貸市場的傳導自2017年起被央行的兩隻大棒(資管新規、同業負債上限)給打殘,資金市場有的是錢不代表企業可以輕鬆借的到,中間需要銀行,尤其中小銀行恢復擴表的能力。

為什麼市場會下跌

市場的下跌,應該是基於降准低於預期,所謂“我播撒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對銀行板塊而言,更為直接,我們6月初發佈的“社融強則銀行興”,將社融增速恢復視為銀行估值修復的充要條件。

社融驅動投資---投資是企業產出的大半需求,決定企業收入與利潤—決定銀行收入與利潤。央行保持“救急不救窮"的態度,社融增速恐怕持續下行,社融降則投資降,產出數據的下降只是時間問題,企業資產負債表問題捲土重來,作為寄生行業的銀行重現殺估值就不奇怪了。

現在市場仍在下跌之中,後續仍要觀察央行的動向,

債轉股

定向降准投向債轉股我稱之為場面話,可能有所偏頗。

但資產重組式的債轉股(即被動持有股權那種)通常不需要資金而更需要資本,無需資金補充。而需要資金補充的是所謂被禁止的“明股實債”,但明股實債當年的方案可是表外資金對接啊,以表內資金(降准的資金不會在表外吧?)持有股權,資本沒問題嗎?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