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定向降準成為央行調整準備金的一種常用手段。
那麼,在央行近期的定向降准後,中國股市和債市走勢如何呢?
從2014年至2017年的四次定向降准來看,滬指有三次出現了上漲,一次出現了超過3%的下跌。從國債期貨來看,十年期國債期貨兩次出現上漲,一次橫盤還有一次出現下跌。

數據來自investing
關於此次定向降准對股市和債市的影響,券商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長江證券宏觀趙偉團隊點評稱:
定向降准對市場流動性影響有限,債市或延續震盪格局、中長期回歸基本面驅動。降准釋放流動性主要用於實體去槓桿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類似4月降准,對市場流動性影響有限。降准短期或提振市場情緒,貨幣政策更加注重引導資金流向實體,對債市利好或有限,中短期或延續震盪格局。年內來看,隨著信用收縮影響逐步顯現,債市回歸基本面驅動。
海通證券宏觀姜超團隊評論稱,此次定向降准意味著貨幣寬鬆加碼,緩解信用壓力,預計債市慢牛將持續:
債市慢牛延續,堅守利率、高等級。近期長端利率受益於避險情緒、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端利率因半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續縮窄制約長端下行。而此次降準有利於帶動短端利率下行,從而打開長端下行空間。在貨幣寬鬆、基本面下行和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債市的分化仍是未來的主旋律,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仍是配置首選,而對低等級信用債仍需保持謹慎。
國君固收覃漢團隊認為:
降準不是經濟的“救世主”,貨幣政策也是體系“選手”,政策需要打好組合拳,後續財政擴張等積極信號可能會逐步看到。不過短期內政策不協同,經濟矛盾難以得到緩和,反而成為利率波段交易的窗口期。
聯訊證券李奇霖指出:
在這樣的一個定向降准週期內,債券尤其是利率與高等級的投資機會相對比較突出,但是股票受制於供需缺口收窄後週期類行業利潤增速的放緩、實體總需求邊際下滑、信用風險的擔憂、貿易戰高度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偏好壓制及股票質押去槓桿的壓力等因素,機會相對有限。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