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20點26分,更新意債行情和意大利政局介紹。
意大利民粹政府成型只待臨門一腳,意債拋售加劇,國債收益率創新高。
週五,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上揚,一度升破2.5%,創一年多來新高。意德10年期國債息差一度擴大至215個基點,創2014年來最大息差。

2年期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一度大漲39個基點,漲至0.67%,創三年多來新高,有望錄得五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體現市場預期意大利風險的2年期意債和同期德債息差擴大到129個基點,為2013年末以來最大息差,不到一個月內增擴了將近100個基點。

最近一輪意大利債券價格下跌,源自這一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向首個民粹主義政府邁進。5月23日,隨著意大利總統Mattarella對組閣兩黨提出的總理人選——法學教授Giuseppe Conte亮出綠燈,該國國債也一路遭到拋售,收益率持續走高。
Conte目前已經確定內閣人選名單,將遞交總統Mattarella等待批准。Conte稱,預計本週五提出內閣名單,本週末宣誓就職。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目前最大的分歧是財長人選。五星運動和極右翼聯盟的領導人都推舉81歲的歐元懷疑論者、經濟學家Paolo Savona,但Mattarella反對由他出任。
隨著拋售的繼續,10年期意大利國債與同期德國國債息差也超過了200個基點。目前,意大利/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至215個基點,創2014年以來最大,突破高盛昨日設立的“警戒線”。

昨日,高盛提出了一個明確界定“最壞情況”傳染的門檻:要密切關注外溢效應從意大利國債向德國國債的傳播,特別是當息差超過200個基點時。
如果超過200個基點,那麼系統性的溢出到歐元區資產及其它資產的可能性或將增加。到目前為止,意大利的主權風險大部分停留在本國。事實上,10年期德國國債未能跌破50個基點,而西班牙債券已經從低點上漲了10個基點。這符合我們對意大利不會成為系統性事件的長期預期。也就是說,如果10年期利差高於200個基點,對其他歐元區主權國家的溢出效應可能會加劇。
金融時報援引花旗銀行分析師的觀點稱:
意大利是全球主要風險,我們預計隨著長期投資者的退出,意大利政府債券會被拋售。如果意大利政府挑戰德國的主導權,當前的動盪就會變成真正的危機。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編輯劉鑌練、李丹。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