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美元走強、美債收益率上漲,新興市場每況愈下。拋售潮使資產持續承壓,匯市表現更是不佳。先有阿根廷比索失控,令該國遭遇股債雙殺;後有土耳其里拉暴跌至歷史新低,巴西、南非等國貨幣也遭遇不同程度貶值。
“緊縮政策”教母、哈佛大學教授Carmen Reinhart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指出,纍纍負債、貿易弱勢、全球利率走高、經濟增長停滯都是新興市場引發投資者憂慮的理由。在她看來,新興市場面臨內憂外患,情況遠比2008年金融危機,新興市場股市下跌64%以及2013年股市下跌17%時還要更危險。
Reinhart曾在IMF工作,還曾分別在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經濟顧問小組、紐約聯儲經濟經濟顧問小組任職。她在金融危機研究領域頗有造詣,與同僚Kenneth S. Rogoff合著學術暢銷書《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是“債務臨界值”理論創始人。
彭博社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看到,2008年時,新興經濟體有大量經常帳盈餘,經常帳餘額佔GDP百分比為3.44%。但在2018年,這一數字下跌至-0.07%。
與此同時,今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速達到4.942%,不及十年前的5.732%。但政府債務佔GDP比率穩步攀升,由33.9%升至51.05%。
Reinhart表示,經濟增長放緩令新興市場的財政狀況暴露出更多脆弱性。此外,若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程度越大,市場將預期利率也隨之越走越高,這將為新興市場帶來嚴重影響。再考慮到超過三分之二的新興市場債務由美元主導,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的美元走強也將為新興市場貨幣帶來壓力。
Reinhart看到,新興市場收入水平較低,利率走高後將面臨大量的償債困難。此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也發佈報告表示,新興經濟體債務期限較短、財政規模較小,難以應對不斷上升的債務成本,在遇到全球金融狀況趨緊的情況下,將表現得最為脆弱。
穆迪還指出,埃及、巴林、巴基斯坦、黎巴嫩和蒙古國是債務風險最高的五個國家,而斯里蘭卡和約旦也將受到利率帶來的衝擊。
除了利率之外,近來上升的波動性對新興市場資本外流造成的影響也令Reinhart頗為憂慮。她認為,新興市場內債和外債的界限已經模糊,內債越來越多由非本地居民持有,從而產生了更大的溢出效應。
上週,美林美銀EPFR數據顯示,截止5月9日當週,新興市場股市債市資金流出總量達37億美元,資金流出規模創2016年12月以來新高。
其中,新興市場股市基金資金流出量達16億美元,為今年2月初全球市場拋售潮以來首次出現資金淨流出,也是去年八月以來最大撤出規模。從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中撤出的資金則為21億美元,連續第三週資金淨流出,也是自2月以來最大單周流出規模。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