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阿根廷貨幣再度暴跌8.5%,錄得近兩年半來的最大跌幅。為阻止比索的進一步貶值,阿根廷一週內接第三次上調了基準利率。
阿根廷央行今日將關鍵的7天逆回購利率再上調675個基點,從33.25%上調至40%。
由於美元指數走強、新興市場貨幣集體遭拋售,比索兌美元今年已經累跌了17%。
此外,根據1月11日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官方公佈數據顯示,2017年阿根廷通脹率高達24.8%;但此前該國2017年的通脹目標則定為15%,並計畫在2019至2020年左右實現5%的通脹目標。
所以,為了降低通脹,阿根廷央行表示會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
「貨幣當局作出這些決定,目的是避免破壞性的匯率行為,以及保證去通脹過程,並準備必要時再次採取行動」
事實上,阿根廷之所以會成為此次拋售潮種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這與它的國內矛盾導致其面臨外部衝擊時異常脆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2001年,阿根廷國內爆發了一場經濟和社會危機,將該國在很短時間內推入債務違約、通脹飆升和失業率激增的泥沼中。
此後十多年裡,阿根廷政府一直背負著沉重的財政負擔;財政赤字巨大,外部貿易收支持續惡化,致使阿根廷經濟長期低迷。
在2015年現任總統毛裡西奧‧馬克里上台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結束外匯管制、削減財政開支、放鬆貿易限制等。這些措施取初顯成效,使阿根廷經濟在2017年迎來復甦,通脹也從最高時期的60%下降至去年的24.8%,但想在兩年內達到5%的通脹目標則是任重而道遠。
可是今年1月,在阿根廷國內貨幣持續貶值,通脹問題依然嚴峻的情況下,該國央行一面承諾保持獨立性,繼續抑制物價上漲,一面卻意外地開始連續兩次下調貨幣政策利率共150個基點,令市場大跌眼鏡。
隨之而來的,就是比索的大面積拋售潮。眾多投行的分析師們預測,阿根廷央行會動用更多外匯儲備用於匯率保護,而後續比索的波動將迫使阿根廷央行採取更多的加息操作。
高盛的分析師更是直言,「過高的匯率會破壞金融穩定,如果沒有大膽的加息,成功的機會就會更低。」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