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月初全球股市大跌之前,比特幣率先下挫,由近 2 萬美元高點腰斬,隨後1月末標普500指數兩年來首次出現累計下跌10%,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和美股之間已經出現較高的相關性,比特幣或成為市場的先行指標。
去年12月,比特幣價格達到有史以來最高值,逼近2萬美元,但隨後迅速下跌,於2月份一度跌穿6000美元關口。而美股方面,標普500指數於1月底見頂回調,出來兩年來首次累積下跌10%。
《華爾街日報》指出,因全球各地監管部門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監督管理,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美股則因美國討論並簽署加征進口鋼鋁關稅而下跌,隨後因強勁的就業報告公佈而反彈。雖然二者價格波動的原因並不相同,但從近期走向上顯示,其關聯度高,比特幣領先美股約1個月。
因此眾多華爾街交易者密切關注比特幣走向,他們相信這是市場情緒的晴雨表。
投資管理機構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官Doug Ramsey表示,該公司已開始更加密切關注比特幣走勢,將其作為投機熱度是否高漲的一個跡象,比特幣價格去年12月見頂和美股今年1月見頂標誌著投資者樂觀情緒達到高峰。
摩根士丹利在本週一的報告中指出,比特幣已經成為一個有價值的領先指標。美股市盈率和數字貨幣之間的相關性在去年年中轉為正值後, 已經出現了較高的相關性。
早在2月份,摩根士丹利就曾表示,作為傳統估值指標的標普500指數,在去年12月比特幣價格觸頂的同一天達到了最高點,並非巧合。其認為,稅改的通過恰逢市場情緒沖上頂峰——至少從價格/估值,以及比特幣等資產代表的「投機」方面來看。
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執行官Jeffrey Gundlach也曾提出類似看法,他認為,
「如果股市再度下跌,我認為將由比特幣新一輪跌幅引領。我個人實際上用比特幣等投機性資產的情緒指標,作為未來股市可能性的一種指導。」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諮詢機構DataTrek分析師Nicholas Colas認為,比特幣在資本結構中作為一種風險最高的資產概念,已逐漸獲得全球市場共識。隨著數字貨幣正成為主流金融資產的一部分,它們的命運也與「風險承受度」更緊密地掛鉤。
但市場也有不同聲音,甚至部分投資者直接否定比特幣與美股之間的關聯,Albion Financial Group首席財務官Jason Ware表示,
「我認為這很荒謬,畢竟股價是以經濟、企業利潤、利率和通脹情況為依據,而比特幣投資者似乎完全不關心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