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轟轟烈烈的貿易戰之後,風險市場一度被嚇傻了,諸如黃金之類的避險資產表現則亮眼。在經歷了一波暴漲暴跌之後,週一(3月26日)避險資產有所回吐之前的漲幅,紐元等風險敏感型貨幣則表現領先,美元指數在平盤附近徘徊。
不過從市場評論看來,投資者們仍然不看好美元接下來的走勢,認為日元和黃金機會較大,同時投行們風險敏感型貨幣,諸如紐元、澳元和加元的評論有些意思。
美元out?
根據澳新銀行(ANZ)援引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的交易商持倉報告(Commitment of Traders Report)的數據,上週槓桿基金繼續拋售美元,這令美元淨空倉規模觸及2014年5月以來最高。
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研究分析師Richard Franulovich撰文稱,目前美元的上行動能計畫已經耗盡,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美元的最後一線希望——對2018年美聯儲(FED)鷹派預期的重新調整併沒有發揮作用。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當局採取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立場,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且如果任何事情在11月中期選舉前升級,則出現更鴿派基調的風險將會加大。
瑞銀資產管理公司(UBS asset Management)資產配置主管Erin Browne表示,美國政治風險上升和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可能會令美元相對於歐元和日元等其他儲備貨幣承壓。不確定性和對貿易戰引發的經濟增長放緩擔憂,將刺激投資者湧向具有避險屬性的美國國債。
荷蘭國際集團外匯分析師主管Chris Turner表示,弱勢美元明顯是特朗普經濟計畫的一部分,由於遭受巨大的淨外債頭寸(8萬億美元左右),若投資環境惡化,美元料面臨風險。而全球股市仍在調整,所以美元指數有進一步下跌空間。
除此之外,法興還認為,貿易戰可能導致通脹走高,或許會令美聯儲更快的加息,這對美國經濟未必有利。而關稅本來就有可能拉低美元。
不過荷蘭合作銀行的仍然認為,未來幾個月美元有望走強,其表示,
世界上兩大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風險將引發系列的「次級效應」,這些效應將在全球經濟中引起共鳴,因此本行認為其他幾大主要貨幣在中期內將比美元更為脆弱。然而,不尋常的是,日元正在與澳元、紐元共享這一避險情緒。而在歷史上,澳元和紐元對避險情緒最為敏感。
自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到2018年初,美元一直處於下跌趨勢中,而自今年2月以來,美元則一直處於更堅挺狀態。預計利率差異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為美元提供額外支撐,特別是當風險偏好降低導致市場對美債的需求增加時。
因此,在「貿易戰」的陰影下,除了澳元和紐元外,美元今年表現將超過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因它們與中國存在緊密的貿易關係。
瑞銀的Browne也指出,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可能會升值。
投行們仍然力挺歐元和日元
根據倉位顯示,槓桿基金買入了日元,日元淨多倉增加12億美元,至15億美元。
荷蘭國際集團外匯分析師主管Chris Turner表示,目前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走強並不意外,本週美日將觸及103.80,由於風險資產大跌,本交易日匯價就可能將觸及該位。
AceTrader外匯分析團隊表示,美日中期跌勢可能進一步延續,本週接下來料維持整理下跌的偏好,預計將跌向104.15-20區間。
巴克萊指出,日元可能從避險資金流入中獲益,國內政治醜聞也預示著日元進一步升值的風險。
不過荷蘭合作銀行表示,由於歐元區龐大的經常賬盈餘,歐元也可能會相對堅挺,這可能會讓歐元顯示出避險傾向。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歐元/美元走勢將進一步震盪。也就是說,歐元/美元未來震盪走低的幾率更大,預計今年年底將跌向1.21水平。
有關於風險敏感性貨幣的爭議
風險敏感型貨幣,諸如澳元、加元、紐元在遭遇風險事件之時,通常更可能出現下跌,因此這些貨幣也被市場視作風險情緒的風向標。然而如上文荷蘭合作銀行所述,目前風險敏感型貨幣這次也有所不同。
並且從持倉看來,對沖基金還大肆買入了商品貨幣,紐元持倉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轉為淨多倉。
當然,還是有投行認為,風險敏感型貨幣料出現下滑,巴克萊就建議做空澳日:
建議投資者做空澳元/日元(最新報81.03)。目標看至78,止損位設於83.138。中美貿易戰的擔憂可能會影響澳元等高風險貨幣。
加元方面,西太平洋銀行認為,加拿大央行偏鴿的態度和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利空加元,但是市場似乎誇大了這兩個風險,導致了加元的明顯反彈:
加拿大央行升息的預期已經有所軟化(2018年底升息幅度自55個基點降至44個基點),行長波洛茲注意到可能有更多的閒置產能,且加拿大央行有義務讓「產能建設」發揮作用。然而,加拿大央行的正式溝通是,「經濟接近產能」,金融狀況依然寬鬆,美國經濟增長強勁。
預計加拿大央行將於2018年年中升息並在年底前再次升息,本行的加拿大意外指數(Canada surprise index)警告稱,負面情緒可能會過度,並將很快反彈。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關稅風險也似乎過度誇大,加拿大獲得了對鋼鐵和鋁關稅的豁免,而美國顯然放棄了一項有爭議的要求,即所有從加拿大進口的汽車都至少含有50%的美國內容。美元/加元不太可能持續走強至1.30-1.35區間。
黃金撿漏
雖然美聯儲加息,但是對貿易戰以及金融市場混亂的擔憂似乎在促使投資者買入黃金。
Sprott Inc.創始人、億萬富翁貴金屬投資者Eric Sprott上週五表示,交易者唯一有把握押註上漲的投資就是黃金。黃金距離創下一個新的高點「近在咫尺」,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包括美聯儲不可持續的加息、貿易戰的擔憂以及脆弱的股市。
Sprott Inc高級投資組合經理Trey Reik表示,「借貸成本上漲,黃金一般會出現下跌。而如今美聯儲加息但黃金依舊在上漲原因可能在於,利率上升會加重美國人償還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的負擔,而金融壓力也會隨之而來。」
Blue Line Futures總裁Bill Baruch表示,投資者可以預計金價今年會實現突破,觸及1420美元/盎司。儘管美聯儲宣佈提高利率,但上週金價上揚,因投資者曾預期FOMC將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如果金價突破1351美元/盎司的阻力位,投資者可能會很快看到金價進一步上漲。
管理著1510億美元的資產的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U.S. Bank Wealth Management)高級投資策略師Rob Haworth稱,「就加息的次數而言,美聯儲今年甚至有可能出人意料地加息更多次,因此我們認為這是黃金的利空。」但他也補充道,」投資者對股市估值有點擔心,並將黃金視為潛在機遇,目前市場偏好似乎看漲黃金。」
不過黃金也有個壞消息,那就是全球第二大黃金購買國印度對黃金的熱情似乎在消褪,通過黃金和不動產進行儲蓄的印度受訪者跌至31%,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選擇股市和基金的比例在上升,從2010年13%升至19%。
鑑於中東的混亂,最後來看一下原油
根據BBG的數據,在接受調查的25位交易員與分析師中,11人(44%)看多,10人(40%)看平,4人(16%)看空。
美銀美林(BofAML)分析師Francisco Blanch週五(3月23日)在報告中稱,儘管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但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將強勁,預計近期油價可能最多上漲至80美元。
美銀美林同時表示,儘管原油價格上漲,但2018年的原油需求增長仍可能達到150萬桶/天,明年為130萬桶/天。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經合組織(OECD)的石油庫存將下降。當前所有主要發達和新興經濟體都處於擴張模式,雖然石油需求價格彈性最高的經濟體同時也嚴重曝險於全球貿易和利率衝擊之下,不過利多因素暫時蓋過了貿易戰帶來的不良影響。
除了需求和攻擊之外,沙特的戰略也在影響原油市場。PVM在一份報告中稱,隨著對沙特新的再平衡目標的猜測遊戲開始,布倫特似乎很有可能再次突破70美元水平。
BRS經紀商能源研究主管Andrew Wilson也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走向前台。但目前全球的收支平衡相對較緊。這足以放大相對較小的因素。
季節性需求也在影響著原油,摩根士丹利表示,我們距離煉油廠的維護高峰只有三週的時間,在此之後原油和產品的需求將會加速。全球庫存已處於5年區間的底端,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油價將進一步走高,我們將堅持布倫特第三季度75美元的價格。